高超音速飞行器前后体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7-11页 |
§1.2 研究技术条件的成熟 | 第11-15页 |
§1.2.1 计算技术的成熟 | 第11-13页 |
§1.2.2 动力技术的成熟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 | 第15-17页 |
§1.4 主要研究工作介绍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流场分析 | 第18-36页 |
§2.1 控制方程 | 第19-28页 |
§2.1.1 格心有限体积法 | 第20-21页 |
§2.1.2 边界条件 | 第21-24页 |
§2.1.3 人工粘性 | 第24-26页 |
§2.1.4 时间推进 | 第26-27页 |
§2.1.5 残值光顺 | 第27-28页 |
§2.2 商业软件的使用 | 第28-31页 |
§2.2.1 FLUENT软件简介 | 第28-29页 |
§2.2.2 GAMBIT软件的网格生成 | 第29-30页 |
§2.2.3 FLUENT流场求解器 | 第30-31页 |
§2.3 动网格生成技术 | 第31-36页 |
§2.3.1 描述弹簧近似方法的两种形式 | 第31-33页 |
§2.3.2 弹簧倔强系数的选取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响应面近似理论 | 第36-47页 |
§3.1 优化设计的概念及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 第36-39页 |
§3.1.1 基本概念 | 第36-37页 |
§3.1.2 优化方法的进展 | 第37-39页 |
§3.2 试验设计 | 第39-42页 |
§3.2.1 均匀试验设计 | 第40-41页 |
§3.2.2 D-Optimal设计 | 第41-42页 |
§3.3 响应面分析(RSM) | 第42-47页 |
§3.3.1 二次响应面方法 | 第43-45页 |
§3.3.2 Kriging方法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优化算法 | 第47-56页 |
§4.1 复合形搜索算法 | 第47-49页 |
§4.1.1 复合形法的流程 | 第48-49页 |
§4.1.2 多目标加权拟合设计 | 第49页 |
§4.2 遗传算法 | 第49-56页 |
§4.2.1 标准遗传算法的具体操作 | 第50-53页 |
§4.2.2 遗传算法的设计和评估 | 第53-56页 |
第5章 算例分析 | 第56-73页 |
§5.1 高超音速飞行器前体优化设计 | 第56-61页 |
§5.1.1 高超音速飞行器前体二级斜激波系设计 | 第57-59页 |
§5.1.2 高超音速飞行器前体三级斜激波系设计 | 第59-61页 |
§5.2 高超音速飞行器后体设计 | 第61-73页 |
§5.2.1 高超音速飞行器低马赫喷管的后体设计 | 第65-69页 |
§5.2.2 高超音速飞行器高马赫喷管的后体设计 | 第69-73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81页 |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