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轴承套圈冷辗扩技术的发展及研究 | 第9-13页 |
1.1.1 环件辗扩技术的历史及现状 | 第9-11页 |
1.1.2 轴承套圈冷辗扩技术及冷辗扩机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 D55M系列冷辗扩机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 第13-15页 |
1.2.1 D55M-60精密冷辗扩机的结构 | 第13-14页 |
1.2.2 D55M-60精密冷辗扩机的工作过程 | 第14-15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第15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辗扩系统的力学及几何学分析 | 第17-33页 |
2.1 车由承套圈冷辗扩力学分析 | 第17-24页 |
2.1.1 辗扩过程中的力能参数 | 第17-19页 |
2.1.2 套圈辗扩的力学模型 | 第19-24页 |
2.2 轴承套圈冷辗扩几何学分析 | 第24-32页 |
2.2.1 辗扩过程中的几何变形区 | 第25-27页 |
2.2.2 辗扩变形量的表示方法一辗压量 | 第27-29页 |
2.2.3 套圈辗扩中辗压量、壁厚减小量与进给量的关系 | 第29-30页 |
2.2.4 辗扩中套圈的端面轮廓形状 | 第30-31页 |
2.2.5 环件辗扩中的体积不变原理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辗扩系统运动学分析 | 第33-46页 |
3.1 车由承套圈冷辗扩的成形 | 第33-35页 |
3.1.1 轴承套圈冷辗扩成形过程 | 第33-34页 |
3.1.2 轴承套圈冷辗扩变形的特点 | 第34-35页 |
3.2 辗轮和芯辊的运动 | 第35-36页 |
3.2.1 辗轮的旋转运动 | 第35页 |
3.2.2 芯辊的直线进给运动 | 第35-36页 |
3.3 套圈在辗扩变形过程中的运动 | 第36-45页 |
3.3.1 辗扩变形区内金属的运动分析 | 第36-38页 |
3.3.2 轴承套圈内圈辗扩变形特点的运动分析 | 第38-41页 |
3.3.3 套圈咬入时的加速运动 | 第41-42页 |
3.3.4 稳定辗扩时套圈的旋转运动 | 第42页 |
3.3.5 套圈的直径长大运动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D55M-60冷辗扩机进给速度的设计方法 | 第46-71页 |
4.1 套圈辗扩中辗压量的分析 | 第46-47页 |
4.2 轴承套圈辗扩的当量环件模型 | 第47-51页 |
4.2.1 当量模型转换原理 | 第47-49页 |
4.2.2 套圈辗扩不同阶段的当量模型 | 第49-51页 |
4.3 套圈当量环件模型辗压量的设计 | 第51-57页 |
4.3.1 环件广义函数形式的数学模型 | 第51-52页 |
4.3.2 工艺条件下当量环件的辗压量 | 第52-54页 |
4.3.3 最大辗压量的计算 | 第54-55页 |
4.3.4 辗压量的选用原则 | 第55-57页 |
4.4 套圈辗扩进给速度的设计 | 第57-61页 |
4.4.1 环件辗扩中辗压量与进给速度的关系 | 第57-59页 |
4.4.2 速度设计公式 | 第59-61页 |
4.5 进给速度计算实例 | 第61-65页 |
4.6 D55M-60冷辗扩机进给速度的实现方法 | 第65-69页 |
4.6.1 低速进给的实现 | 第66-67页 |
4.6.2 能控性分析 | 第67-6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