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压电流模式控制PWM开关电源控制器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电源的种类和用途 | 第10-11页 |
·国内电源管理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本文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开关电源变换器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 第13-22页 |
·PWM 开关变换技术 | 第13-15页 |
·PWM 开关变换下不同的变换形式 | 第13-14页 |
·PWM 变换的两种反馈控制模式 | 第14-15页 |
·谐振开关变换技术 | 第15-16页 |
·BOOST 型电流反馈控制器的原理分析 | 第16-22页 |
第三章 控制器主要模块的设计 | 第22-70页 |
·电源开启/关断电路 | 第24-25页 |
·电路原理说明 | 第24页 |
·电路仿真 | 第24-25页 |
·偏置电流I | 第25-30页 |
·自举偏置I 的电路原理 | 第25-26页 |
·自举偏置I 的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自举偏置I 的参数选取 | 第27-28页 |
·自举偏置I 的参数仿真 | 第28-30页 |
·电压基准源 | 第30-34页 |
·电压基准的电路原理 | 第30-31页 |
·电压基准的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电压基准的参数选择 | 第33页 |
·电压基准的参数仿真 | 第33-34页 |
·LDO 偏置电路 | 第34-37页 |
·LDO 的电路原理 | 第34-35页 |
·LDO 的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LDO 的参数选择 | 第36页 |
·LDO 的参数仿真 | 第36-37页 |
·最低完全启动和复位电路 | 第37-41页 |
·启动和复位电路 | 第37-39页 |
·上电复位电路 | 第39-40页 |
·电路仿真 | 第40-41页 |
·偏置电流II | 第41-43页 |
·偏置电流II 的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偏置电流II 的参数选择 | 第42-43页 |
·偏置电流II 的参数仿真 | 第43页 |
·振荡器 | 第43-47页 |
·振荡器的类型和原理 | 第43-45页 |
·振荡器的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振荡器的参数选择 | 第46页 |
·振荡器的参数仿真 | 第46-47页 |
·斜坡发生器 | 第47-53页 |
·斜坡补偿的意义 | 第48-50页 |
·斜坡补偿的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斜坡补偿的参数选择 | 第51-52页 |
·斜坡补偿的参数仿真 | 第52-53页 |
·误差放大器 | 第53-57页 |
·误差放大器的性能要求 | 第53-54页 |
·误差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 第54-55页 |
·误差放大器的参数选择 | 第55-56页 |
·误差放大器的参数仿真 | 第56-57页 |
·软启动 | 第57-61页 |
·软启动的电路原理 | 第57页 |
·软启动的电路设计 | 第57-58页 |
·软启动的参数仿真 | 第58-59页 |
·软启动的运放电路和仿真 | 第59-61页 |
·反馈电流电路 | 第61-65页 |
·反馈电流的电路原理 | 第61-62页 |
·反馈电流的电路设计 | 第62-63页 |
·反馈电流的参数选择 | 第63-64页 |
·反馈电路的参数仿真 | 第64-65页 |
·电流求和电路 | 第65-68页 |
·电流求和的电路原理 | 第65-66页 |
·电流求和的电路设计 | 第66-67页 |
·电流求和的参数选取 | 第67页 |
·电流求和的参数仿真 | 第67-68页 |
·RS 触发器、驱动和开关管 | 第68-70页 |
第四章 控制器总体电路分析 | 第70-78页 |
·控制器的总体性能要求 | 第70-71页 |
·控制器的总体电路结构 | 第71-72页 |
·外围电路主要元件的选择 | 第72-73页 |
·总体电路参数仿真 | 第73-76页 |
·有补偿网络工作情况 | 第74-75页 |
·无补偿网络工作情况 | 第75-76页 |
·控制器的性能参数 | 第76-78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8-81页 |
·总结 | 第78页 |
·开关电源芯片的展望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个人简介及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