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 §1.1 前言 | 第10-11页 |
| §1.2 除沫器简介 | 第11-16页 |
| ·除沫器分类 | 第11-14页 |
| ·除沫器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 §1.3 本文研究任务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除沫器性能的数值模拟 | 第17-34页 |
| §2.1 CFD技术简介 | 第17-18页 |
| ·CFD技术发展概况 | 第17页 |
| ·CFD技术介绍 | 第17页 |
| ·CFD通用软件概述 | 第17-18页 |
| §2.2 Fluent 6.0的应用简介 | 第18-19页 |
| ·程序的结构 | 第18页 |
| ·求解问题的步骤 | 第18-19页 |
| §2.3 模型的简化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9-22页 |
| ·物理模型的简化 | 第19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9-22页 |
| ·离散化方程组 | 第22页 |
| §2.4 Fluent 6.0的计算过程 | 第22-25页 |
| ·绘制几何模型 | 第22页 |
| ·网格划分 | 第22-24页 |
| ·设定运算 | 第24-25页 |
| §2.5 数值计算结果显示 | 第25-26页 |
| §2.6 两相流运动模型及液滴运动方程 | 第26-32页 |
| ·两相流的CFD模型基础理论 | 第26页 |
| ·两相流运动模型及本文的选择 | 第26-28页 |
| ·液滴受力分析 | 第28-31页 |
| ·液滴运动方程 | 第31-32页 |
| §2.7 液滴尺寸分布 | 第32页 |
| §2.8 用Fluent 6.0的离散相模型进行液滴轨迹跟踪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除沫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34-45页 |
| §3.1 实验流程 | 第34页 |
| §3.2 实验装置 | 第34-36页 |
| ·垂直栅板型除沫器 | 第34-35页 |
| ·垂直栅板型除沫器分离原理 | 第35页 |
| ·除沫实验器 | 第35-36页 |
| §3.3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 ·实验内容 | 第36-37页 |
| ·实验原理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 §3.4 分离效率的计算及对它影响的主要因素 | 第38-39页 |
| ·塔内气速和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5 对压降影响的主要因素 | 第39-40页 |
| §3.6 分离效率与雾滴浓度的关系 | 第40-41页 |
| §3.7 与其他除沫器进行性能比较 | 第41-45页 |
| ·与惯性式除沫器比较 | 第41-42页 |
| ·与旋流板式除沫器比较 | 第42-43页 |
| ·与丝网式除沫器比较 | 第43页 |
| ·与旋风式除沫器比较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45-48页 |
| §4.1 分离效率的比较 | 第45-46页 |
| §4.2 阻力降的比较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50页 |
| §5.1 本文结论 | 第48-49页 |
| §5.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