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 第11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点 | 第11-13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 | 第13-15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物 | 第15-16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造方法 | 第16-18页 |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造方法 | 第18-21页 |
·粉末冶金法 | 第18页 |
·铸造法 | 第18-19页 |
·共喷沉积法 | 第19-20页 |
·反应自生成法 | 第20-21页 |
·基体与增强物之间的化学相容性 | 第21-23页 |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 第23-25页 |
·研究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铝/生活垃圾灰渣化学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27-40页 |
·在N_2环境下Al和SiO_2的化学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27-30页 |
·在N_2环境下Al和Fe_2O_3的化学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30-34页 |
·在N_2环境下Al、Al_2O_3和CaO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34-38页 |
·在N_2环境下Al、Fe_2O_3和SiO_2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38页 |
·在N_2环境下Al与生活垃圾灰渣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制备铝/生活垃圾灰渣的实验研究 | 第40-61页 |
·原料 | 第40-41页 |
·铝粉 | 第40页 |
·生活垃圾灰渣 | 第40-41页 |
·保护剂和脱模剂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53页 |
·原料混合 | 第42-43页 |
·铝/生活垃圾灰渣复合体系的压制和成型 | 第43-53页 |
·铝/生活垃圾灰渣复合体系的烧结 | 第53-56页 |
·烧结的类型 | 第53-55页 |
·烧结气氛的作用和分类 | 第55页 |
·液相烧结的过程 | 第55-56页 |
·烧结实验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56-60页 |
·烧结实验的工艺流程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61-84页 |
·铝/生活垃圾灰渣烧结结果的XRD、SEM分析 | 第61-76页 |
·XRD分析 | 第61-67页 |
·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 | 第67-76页 |
·铝/生活垃圾灰渣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 | 第76-82页 |
·热膨胀系数 | 第76页 |
·密度测试 | 第76-78页 |
·试样的耐磨性能测试 | 第78-79页 |
·试样的弹性模量测试 | 第79-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铝基复合材料的回收 | 第84-92页 |
·铝基复合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的方法 | 第84-88页 |
·熔剂精练法 | 第85页 |
·熔融状态回收铝法 | 第85页 |
·MRM法 | 第85-86页 |
·IGDC法 | 第86页 |
·AROS法 | 第86页 |
·SRM法 | 第86-87页 |
·ECOCENT法 | 第87页 |
·ALUKEC法 | 第87页 |
·等离子体法 | 第87-88页 |
·大气熔化法 | 第88页 |
·熔盐覆盖法 | 第88页 |
·熔盐循环熔化法 | 第88页 |
·电熔剂熔化法 | 第88页 |
·现阶段铝基复合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 第88-90页 |
·目前的回收现状 | 第88-89页 |
·应当采取的措施 | 第89-90页 |
·废铝再生的意义 | 第90页 |
·节能可达95~97% | 第90页 |
·减少废气的排放、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 第90页 |
·节约能源 | 第90页 |
·开创铝基复合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的未来 | 第90-9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