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5页 |
| 目录 | 第15-20页 |
| 前言 | 第20-2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23-60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反应化学 | 第24-25页 |
| ·催化剂研究 | 第25-27页 |
| ·反应技术进展 | 第27-34页 |
| ·三氯化铝工艺 | 第27页 |
| ·HF工艺 | 第27-28页 |
| ·固定床工艺 | 第28-29页 |
| ·催化蒸馏(CD)工艺 | 第29-30页 |
| ·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LSCFBR) | 第30-31页 |
| ·悬浮床催化蒸馏(SCD) | 第31-34页 |
| ·离子液体 | 第34-35页 |
| ·离子液体的结构 | 第35-36页 |
| ·组成离子液体的阳离子 | 第35页 |
| ·组成离子液体的阴离子 | 第35-36页 |
|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 第36-38页 |
| ·一步合成法 | 第36页 |
| ·两步合成法 | 第36-37页 |
| ·微波合成法 | 第37页 |
| ·新型氨基酸类手性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37-38页 |
|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38-47页 |
| ·极性 | 第38页 |
| ·熔点 | 第38-41页 |
| ·热化学稳定性 | 第41页 |
| ·溶解性 | 第41-42页 |
| ·粘度 | 第42-44页 |
| ·表面张力 | 第44-45页 |
| ·电导率和电位窗 | 第45-46页 |
| ·离子液体的酸、碱性质 | 第46-47页 |
| ·离子液体的再生问题 | 第47页 |
| ·氯铝酸盐室温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47页 |
| ·其它酸性离子液体 | 第47-4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49-50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0-60页 |
| 第二章 [BMIM][AlCl_4]离子液体的合成及重要性质 | 第60-79页 |
| ·[BMIM][AlCl_4]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60-67页 |
| ·烷基取代咪唑卤盐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 第60-63页 |
| ·[BMIM][AlCl_4]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63-65页 |
| ·合成BMIC的后处理方法 | 第65-67页 |
| ·AlCl_3纯度对所合成[BMIM][AlCl_4]的影响 | 第67页 |
| ·几种重要物性的测定 | 第67-75页 |
| ·与苯的互溶情况 | 第67-68页 |
| ·界面张力测定 | 第68-70页 |
| ·酸性测定 | 第70-75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第三章 离子液体催化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性能 | 第79-98页 |
| ·催化反应网络 | 第80-85页 |
| ·实验装置及组成分析方法 | 第80-81页 |
| ·反应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81页 |
| ·离子液体添加量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81-82页 |
| ·烷基苯产物异构化可能性的实验验证 | 第82-83页 |
| ·关于反应网络的推测 | 第83-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间歇操作条件的催化反应性能 | 第85-90页 |
| ·实验因素与水平 | 第85页 |
| ·正交实验与结果 | 第85-89页 |
| ·小结 | 第89-90页 |
| ·连续操作条件下的催化反应性能 | 第90-96页 |
| ·连续流动搅拌反应装置 | 第90-91页 |
| ·搅拌性能试验 | 第91-92页 |
| ·反应性能实验 | 第92-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 第四章 负载离子液体及其催化烷基化的反应性能 | 第98-111页 |
| ·引言 | 第98-100页 |
| ·负载[BMIM][AlCl_4]的制备 | 第100-101页 |
| ·载体 | 第100页 |
| ·一步负载法 | 第100页 |
| ·两步负载法 | 第100-101页 |
| ·间歇条件下负载[BMIM][AlCl_4]的烷基化反应性能 | 第101-106页 |
| ·性能评价实验与分析方法 | 第101页 |
| ·载体孔径对一步法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 ·负载量对一步法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 ·反应温度对一步法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 ·两步法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第105-106页 |
| ·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表征 | 第106-108页 |
| ·BET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106页 |
| ·~(27)Al MAS NMR测定 | 第106-108页 |
| ·小结 | 第108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 第五章 强制混合-反应-分离-再循环实验装置 | 第111-139页 |
| ·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反应-分离技术进展 | 第111-116页 |
| ·BP公司烷基化反应器中试技术 | 第111-112页 |
| ·丁烯与异丁烷烷基化反应技术 | 第112-115页 |
| ·丁烯二聚的双液相工艺 | 第115-116页 |
| ·强制混合-反应-分离-再循环实验装置 | 第116-130页 |
| ·实验装置设计的基本思想 | 第116-118页 |
| ·静态混合器 | 第118-123页 |
| ·液-液沉降相分离器 | 第123-126页 |
| ·离子液体收集器 | 第126-13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30-135页 |
| ·静态混合反应器中的混合 | 第130-131页 |
| ·沉降分离器中液-液的连续分离 | 第131-132页 |
| ·连续循环 | 第132页 |
| ·间歇操作条件下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 | 第132-133页 |
| ·连续操作条件下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 | 第133-134页 |
| ·沿反应管不同位置侧线连续进料的实验结果 | 第134页 |
| ·互溶问题与后续分离 | 第134-135页 |
| ·小结 | 第135-136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36-139页 |
| 第六章 离子液体原位补铝的应用实验 | 第139-149页 |
| ·离子液体原位补铝的化学依据 | 第139-141页 |
| ·原位补铝实验流程 | 第141页 |
| ·补铝实验 | 第141-144页 |
| ·离子液体的合成、加注 | 第143页 |
| ·装填铝丝、注苯 | 第143页 |
| ·补铝实验 | 第143-144页 |
| ·离子液体催化剂活性的测试 | 第144页 |
| ·ICP-AES检测结果 | 第144-146页 |
|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重要实验现象 | 第146-147页 |
| ·小结 | 第147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47-149页 |
| 第七章 离子液体催化的苯与工业烯烃烷基化反应工艺 | 第149-165页 |
| ·实验材料、装置与分析方法 | 第149-1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149页 |
| ·工业烯烃原料精制 | 第149页 |
| ·小瓶间歇反应装置 | 第149-150页 |
| ·小型连续反应工艺实验 | 第150页 |
| ·分析方法 | 第150页 |
| ·工业烯烃原料的分析 | 第150-154页 |
| ·工业烯烃原料中杂质的影响及精制方法 | 第154-155页 |
| ·脱除双烯 | 第154页 |
| ·脱水 | 第154-155页 |
| ·芳烃的影响 | 第155页 |
| ·工业烯烃原料的精制 | 第155页 |
| ·离子液体催化苯与工业烯烃烷基化的反应性能 | 第155-164页 |
| ·小瓶间歇反应实验 | 第155-158页 |
| ·小型连续化装置采用工业原料的工艺实验 | 第158-163页 |
| ·产物流中铝含量的检测 | 第163页 |
| ·产物流中N含量的元素分析检测 | 第163页 |
|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性能稳定性 | 第163-164页 |
| ·小结 | 第164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64-165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65-170页 |
| 致谢 | 第170-171页 |
| 附录 | 第171-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