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制度
一、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基本理论及各国的立法概况 | 第1-18页 |
(一) 善意取得与票据权利的词义解析 | 第7-8页 |
(二)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的起源和各国立法概况 | 第8-18页 |
1 、善意取得制度的由来及其依据 | 第8-12页 |
2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 第12-15页 |
3 、各国票据法中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概况 | 第15-18页 |
二、 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 | 第18-32页 |
(一) 必须是从无处分权人取得票据 | 第18-20页 |
(二) 必须是依票据法上的转让方式取得票据 | 第20-23页 |
(三) 必须是基于善意而取得票据 | 第23-26页 |
(四) 必须是付出相当对价而取得票据 | 第26-32页 |
三、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与票据善意取得制度之比较 | 第32-38页 |
(一) 性质不同 | 第32页 |
(二) 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 第32-33页 |
(三) 在具体制度设计上的差异 | 第33-38页 |
1 、转让对象的不同 | 第33-35页 |
2 、转让行为方面的不同 | 第35页 |
3 、让与人方面的不同 | 第35-36页 |
4 、受让人方面的不同 | 第36页 |
5 、对价方面的不同 | 第36-38页 |
四、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效力及其运用 | 第38-42页 |
(一)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效力 | 第38-39页 |
(二)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案例分析 | 第39-42页 |
五、 对我国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2-46页 |
(一) 关于空白票据问题 | 第42-43页 |
(二) 关于对价问题 | 第43-44页 |
(三) 关于重大过失的标准问题 | 第44-45页 |
(四) 关于举证责任问题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书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