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 第1-27页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3-15页 |
二、国内外企业债券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5-22页 |
三、论文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4页 |
四、论文的实践意义 | 第24-25页 |
五、论文的逻辑架构和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第一章 企业(公司)债券理论分析 | 第27-63页 |
第一节 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 | 第27-46页 |
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演进述评 | 第28-31页 |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简介 | 第31-41页 |
三、现代企业(公司)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债券融资 | 第41-46页 |
第二节 金融危机理论 | 第46-58页 |
一、金融危机生成的微观机制 | 第47-50页 |
二、通货膨胀加重银行体系危机 | 第50-51页 |
三、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选择 | 第51-55页 |
四、银行体系失效和企业债券融资 | 第55-58页 |
第三节 企业债券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理论 | 第58-63页 |
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 | 第58-60页 |
二、企业债券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 第60-61页 |
三、发展企业债券,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 | 第61-63页 |
第二章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制度创新需求 | 第63-109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历史、问题和成因 | 第63-80页 |
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历史 | 第63-66页 |
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66-74页 |
三、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问题的成因 | 第74-80页 |
第二节 部分国家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启示 | 第80-96页 |
一、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现状 | 第80-84页 |
二、东南亚国家公司债券市场现状 | 第84-95页 |
三、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启示 | 第95-96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制度需求分析 | 第96-109页 |
一、企业债券需求方面 | 第97-99页 |
二、企业债券供给方面 | 第99-103页 |
三、企业债券基础设施 | 第103-106页 |
四、企业债券监管 | 第106-109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制度创新 | 第109-137页 |
第一节 企业信用及其运行机理 | 第109-115页 |
一、企业信用 | 第109-113页 |
二、企业信用行为 | 第113-114页 |
三、企业信用运行机理 | 第114-115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中企业信用需要与企业信用短缺 | 第115-120页 |
一、企业债券市场需要企业信用 | 第115-119页 |
二、我国企业信用短缺 | 第119-120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制度建设 | 第120-137页 |
一、信用制度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 | 第121-129页 |
二、建立三种机制 | 第129-137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和监管制度创新 | 第137-155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债券管制的路径、特点和原由 | 第137-143页 |
一、我国企业债券管制的路径 | 第137-138页 |
二、我国企业债券管制的特点 | 第138-139页 |
三、我国企业债券管制的原由 | 第139-143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政府职能合理定位 | 第143-151页 |
一、市场失灵和政府行为 | 第143-146页 |
二、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行为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影响 | 第146-151页 |
第三节 企业债券管制制度调整 | 第151-155页 |
一、发行制度 | 第151-153页 |
二、政府监管制度 | 第153-155页 |
第五章 我国企业债券流通制度创新 | 第155-175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债券流通制度现状 | 第155-162页 |
一、我国债券流通市场概述 | 第155-157页 |
二、我国企业债券流通子市场现状 | 第157-161页 |
三、我国企业债券流通存在的问题 | 第161-162页 |
第二节 建立统一的企业债券流通市场 | 第162-175页 |
一、目前我国债券流通市场分割的弊端 | 第163-165页 |
二、建立统一债券流通市场的前提 | 第165-172页 |
三、进行投资主体创新 | 第172-175页 |
第六章 我国企业债券定价制度分析 | 第175-209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债券定价中基准利率的确定 | 第175-179页 |
一、储蓄存款年复利收益率曲线 | 第176-177页 |
二、国债收益率曲线 | 第177-178页 |
三、企业债券收益率曲线 | 第178-179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定价 | 第179-188页 |
一、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市场定价制度的现状 | 第179-182页 |
二、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定价制度低效率 | 第182-186页 |
三、企业债券发行定价制度改革的方向 | 第186-188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债券二级市场价格变动因素实证分析 | 第188-209页 |
一、国债收益率曲线决定因素分析的意义 | 第188-190页 |
二、文献回顾 | 第190-194页 |
三、实证模型 | 第194-197页 |
四、实证过程与结果 | 第197-201页 |
五、结论 | 第201-209页 |
结束语 | 第209-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17页 |
后记 | 第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