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 第1-32页 |
·信用风险的内涵 | 第11-12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 第12-16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12-14页 |
·国内外银行业信用风险量化方法的发展 | 第14-16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度量方法 | 第16-32页 |
·传统方法 | 第16-20页 |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 第20-26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度量信用风险 | 第26-28页 |
·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度量(RAPM)方法 | 第28-32页 |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特征分析 | 第32-42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40页 |
·银行业市场份额集中度偏高 | 第32-33页 |
·银行资产质量较差 | 第33-36页 |
·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 | 第36-38页 |
·资本充足率及贷款呆账准备金率偏低 | 第38-40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 | 第40-42页 |
·传统性特征 | 第40页 |
·体制性特征 | 第40页 |
·潜伏性特征 | 第40-41页 |
·复杂性特征 | 第41-42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42-51页 |
·宏观分析 | 第42-44页 |
·体制性根源 | 第42-43页 |
·经济环境根源 | 第43-44页 |
·微观分析 | 第44-51页 |
·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 | 第44-45页 |
·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第45-48页 |
·尚未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第48-49页 |
·尚未建立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 第49页 |
·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不完善 | 第49-51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51-62页 |
·塑造良好的信用风险文化 | 第51-52页 |
·培养员工形成“风险无处不在”的理念 | 第51页 |
·加大人力资源培养步伐 | 第51-52页 |
·建立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52页 |
·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评级和预警系统 | 第52-57页 |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 第52-55页 |
·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 | 第55-57页 |
·构建信用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管制度 | 第57-59页 |
·信用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 第57-58页 |
·建立风险外部监管制度 | 第58-59页 |
·改善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外环境 | 第59-62页 |
·加强透明度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59页 |
·完善“银行信贷咨询系统” | 第59页 |
·逐步建立社会信用征信及查询信息管理系统 | 第59-60页 |
·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