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思想古今文献整理研究
引言 | 第1-10页 |
一、体现中医养生思想的古今文献研究 | 第10-34页 |
(一) 起居养生 | 第10-16页 |
1、顺之根 | 第10-12页 |
2、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第12-13页 |
3、有常 | 第13-14页 |
4、顺乎自然的内涵 | 第14-15页 |
5、生物钟的现代研究 | 第15-16页 |
(二) 精神养生 | 第16-22页 |
1、重视心神 | 第17页 |
2、静以养神 | 第17-18页 |
3、和情志 | 第18-19页 |
4、神为身主 | 第19-20页 |
5、现代人如何排解压力 | 第20-22页 |
(三) 运动养生 | 第22-25页 |
1、动以养形 | 第22页 |
2、适当运动,动静结合 | 第22-23页 |
3、“生命在于动”新的内涵 | 第23-25页 |
(四) 饮食养生 | 第25-31页 |
1、饮食有节 | 第25-26页 |
2、和五味 | 第26-28页 |
3、饮食养生的内涵 | 第28-29页 |
4、饮食养生与营养学的关系 | 第29页 |
5、揭开辟谷神秘的面纱 | 第29-31页 |
(五) 房事养生 | 第31-34页 |
1、重肾精、节房事 | 第31-33页 |
2、现代人房事观 | 第33-34页 |
3、不良生活作风的危害 | 第34页 |
二、中医养生思想的特点 | 第34-40页 |
(一)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 第35-38页 |
1、整体观在中医养生思想中的体现 | 第35-36页 |
2、辩证观在中医养生思想中的体现 | 第36-37页 |
3、预防观在中医养生思想中的体现 | 第37页 |
4、扶正观在中医养生思想中的体现 | 第37-38页 |
(二) 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 | 第38-40页 |
1、诸子百家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 第38-39页 |
2、中庸思想在中医养生思想中的体现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