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4页 |
·防火墙现状研究 | 第7-12页 |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第7-8页 |
·边界防火墙的工作模型及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分布式防火墙概念的提出 | 第9-10页 |
·分布式防火墙的优点 | 第10页 |
·分布式防火墙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分布式防火墙技术研究 | 第14-27页 |
·分布式防火墙原理 | 第14-16页 |
·分布式防火墙基本原理 | 第14页 |
·分布式防火墙的本质特征 | 第14-15页 |
·分布式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 第15页 |
·分布式防火墙的运作机制 | 第15-16页 |
·策略的制定和分发机制 | 第15-16页 |
·日志的收集机制 | 第16页 |
·策略实施机制 | 第16页 |
·认证机制 | 第16页 |
·分布式防火墙系统模型分析 | 第16-22页 |
·基于Keynote的分布式防火墙模型 | 第16-18页 |
·基于Agent的分布式防火墙模型 | 第18-19页 |
·基于Kerberos认证的分布式防火墙模型 | 第19-20页 |
·基于IPSec的分布式防火墙模型 | 第20-21页 |
·对各种模型的分析总结 | 第21-22页 |
·主机防火墙实现技术分析 | 第22-26页 |
·主机防火墙的特点和功能 | 第22-23页 |
·主机防火墙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第23-24页 |
·硬件实现的主机防火墙 | 第24-25页 |
·软件实现的主机防火墙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主机防火墙设计 | 第27-34页 |
·设计思想 | 第27-30页 |
·提高主机防火墙自身抵御攻击的能力 | 第27-28页 |
·将策略执行机制嵌入操作系统内核 | 第27-28页 |
·对自身资源的安全监控 | 第28页 |
·主机防火墙功能的扩展 | 第28-30页 |
·对单机多用户的控制 | 第28-29页 |
·细粒度的网络访问控制 | 第29-30页 |
·策略制定的辅助机制 | 第30页 |
·设计目标 | 第30页 |
·总体设计及各模块功能 | 第30-33页 |
·客户端代理组件 | 第31-32页 |
·本地策略管理模块 | 第31-32页 |
·日志管理模块 | 第32页 |
·心跳序列发送模块 | 第32页 |
·策略实施组件 | 第32页 |
·安全监控组件 | 第32-33页 |
·系统运行流程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主机防火墙实现 | 第34-53页 |
·客户端代理的实现 | 第34-35页 |
·与管理中心的交互 | 第34-35页 |
·与策略实施组件的交互 | 第35页 |
·与安全监控组件的交互 | 第35页 |
·策略实施组件的实现 | 第35-49页 |
·Windows2000系统中网络数据包拦截技术分析 | 第35-40页 |
·Windows2000系统网络堆栈体系结构 | 第35-36页 |
·用户态下的数据包拦截技术 | 第36-37页 |
·核心态下的数据包拦截技术 | 第37-40页 |
·各种拦截技术的比较和应用 | 第40页 |
·策略实施组件的详细设计 | 第40-41页 |
·TDI-NDIS双层过滤 | 第41-45页 |
·TDI过滤驱动的实现 | 第42-44页 |
·NDIS-HOOK的实现 | 第44-45页 |
·网络访问控制规则的形式化定义 | 第45-46页 |
·形式化设计的意义 | 第45页 |
·符号的定义 | 第45-46页 |
·规则的形式语法 | 第46页 |
·规则匹配及审计信息处理 | 第46-49页 |
·NDIS层的规则匹配 | 第46-48页 |
·TDI层的规则匹配 | 第48-49页 |
·审计日志 | 第49页 |
·安全监控组件的实现 | 第49-53页 |
·Windows2000系统调用机制 | 第50页 |
·对系统调用的拦截 | 第50-51页 |
·对系统调用的安全监控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3-54页 |
·工作总结 | 第53页 |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