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期油气水混输温度界限及压降试验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8页 |
·油气水三相流流型 | 第8-11页 |
·气液两相流压降 | 第11-16页 |
·大庆油田不加热集输现状及技术界限 | 第16-18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试验装置方案设计 | 第19-31页 |
·试验相似分析 | 第19-21页 |
·集输管道内壁向大地传热的非稳态导热问题相似分析 | 第19-20页 |
·管内对流强制相似分析 | 第20页 |
·相似分析结论 | 第20-21页 |
·试验装置方案设计 | 第21-30页 |
·方案1:全模拟试验装置 | 第21-22页 |
·方案2:最不利工况(最冷环境)模拟试验装置 | 第22-28页 |
·方案3:现场模拟试验装置设计 | 第28-30页 |
·三种模拟试验装置方案比较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试验方案及测试结果 | 第31-35页 |
·试验介质 | 第31页 |
·试验方案 | 第31-32页 |
·含水率的调节及测量 | 第31-32页 |
·液量调节及测量 | 第32页 |
·试验管道的选择 | 第32页 |
·含气状况的对比 | 第32页 |
·测试结果 | 第32-33页 |
·新光管测试结果 | 第32-33页 |
·旧光管及新聚氨酯管测试结果 | 第33页 |
·流型拍摄结果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测试结果分析及处理 | 第35-42页 |
·流型分析 | 第35-36页 |
·高含水期油气水混输温度界限 | 第36页 |
·压降分析 | 第36-42页 |
·进、出口压力与液量关系图 | 第36-37页 |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压降与液量的关系图 | 第37-38页 |
·压降与介质温度的关系图 | 第38-39页 |
·新光管、旧光管、新聚氨酯管对比状况 | 第39-40页 |
·百米压降 | 第40-41页 |
·油气水三相与油水两相压降对比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油气水多相流流型及压降计算方法探索 | 第42-52页 |
·混输管路中流型判别 | 第42-44页 |
·油气水冲击流压降计算方法探索 | 第44-47页 |
·混输管路中物性参数 | 第44-46页 |
·单相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的压降梯度 | 第46-47页 |
·计算步骤及实例 | 第47-52页 |
·计算步骤 | 第47-48页 |
·计算示例 | 第48-51页 |
·贝克法计算压降与试验所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1、管输特性 | 第52页 |
2、油气水混合物的流型及温度界限 | 第52-53页 |
3、流型及压降计算方法探讨 | 第53页 |
4、经济技术评价 | 第53-54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54页 |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已发表的文章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