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意义与目标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理论 | 第9-10页 |
1.2.2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的实践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1 证券投资基金 | 第11页 |
1.3.2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理论 | 第11页 |
1.3.3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实证分析 | 第11-12页 |
1.3.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3.5 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与现状 | 第13-25页 |
2.1 金融资产与金融市场 | 第13-14页 |
2.2 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与特点 | 第14-15页 |
2.3 证券投资基金的种类 | 第15-17页 |
2.4 证券投资基金的演进过程 | 第17-19页 |
2.4.1 世界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17页 |
2.4.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过程 | 第17-19页 |
2.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政策与运作理论 | 第19-23页 |
2.5.1 证券投资基金的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2.5.2 基金管理费与基金托管费 | 第20页 |
2.5.3 投资范围 | 第20-21页 |
2.5.4 基金的投资运作理论 | 第21-23页 |
2.6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 | 第23-25页 |
2.6.1 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及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 | 第23-24页 |
2.6.2 基金产品创新长足进步品种丰富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25-34页 |
3.1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25-27页 |
3.1.1 现代组合理论的产生 | 第25-26页 |
3.1.2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 | 第26-27页 |
3.2 马柯维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 | 第27-29页 |
3.3 夏普的证券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 | 第29页 |
3.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 第29-31页 |
3.4.1 资本市场线 | 第29-30页 |
3.4.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30-31页 |
3.5 套利定价理论模型 APT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我国封闭式基金的股票投资组合特征分析 | 第34-41页 |
4.1 基金投资组合的必要性 | 第34页 |
4.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政策限制 | 第34-35页 |
4.2.1 投资范围的限制 | 第34-35页 |
4.2.2 投资数量的限制 | 第35页 |
4.3 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方式 | 第35-37页 |
4.3.1 投资证券的组合 | 第35-36页 |
4.3.2 投资的期限结构 | 第36-37页 |
4.3.3 投资的区位组合 | 第37页 |
4.3.4 投资行业组合 | 第37页 |
4.4 基金的股票投资特征分析 | 第37-41页 |
4.4.1 行业配置分析 | 第37-38页 |
4.4.2 重仓股分析 | 第38-39页 |
4.4.3 投资风格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我国封闭式基金投资组合效果分析 | 第41-47页 |
5.1 基金净值收益率分析 | 第41-42页 |
5.1.1 基金净值收益率的描述性分析 | 第41页 |
5.1.2 基金规模与净值收益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5.2 累积净值增长率分析 | 第42-44页 |
5.2.1 基金规模与累积净值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5.2.2 基金净值收益率与累积净值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5.3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分析 | 第44-46页 |
5.3.1 基金的规模与折价率分析 | 第44-45页 |
5.3.2 上市时间与基金折价率分析 | 第45-46页 |
5.3.3 基金分红与折价率分析 | 第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中国基金投资组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相关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6.1 问题及主要成因分析 | 第47-48页 |
6.1.1 证券组合过于集中 | 第47页 |
6.1.2 基金投资风格个性化不足趋同性高 | 第47页 |
6.1.3 基金交叉持股现象明显 | 第47-48页 |
6.1.4 基金对证券市场的稳定作用未充分发挥 | 第48页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6.2.1 基金的证券组合应多元化发展 | 第48-49页 |
6.2.2 推进基金产品创新实现基金产品多元化 | 第49页 |
6.2.3 进一步提高基金管理人的素质 | 第49页 |
6.2.4 充分利用现有基金管理公司资源发挥规模优势 | 第49-50页 |
6.2.5 建立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 第50页 |
6.2.6 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运作 | 第50-51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51-54页 |
7.1 全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51-52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过程数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