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之完善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行政信息公开的内涵第10-17页
 1.1 行政信息公开的概念第10-11页
 1.2 行政信息公开的内容第11-17页
  1.2.1 行政信息公开的主体第11页
  1.2.2 行政信息公开的客体第11-14页
  1.2.3 行政信息公开的方式第14-15页
  1.2.4 行政信息公开的载体第15-17页
第二章 行政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公民知情权第17-22页
 2.1 知情权的概念第17-18页
 2.2 知情权的宪法渊源第18-19页
 2.3 我国知情权的宪法基础第19-21页
 2.4 知情权与行政信息公开权之间的关系第21-22页
第三章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和价值第22-30页
 3.1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政治价值第22-26页
  3.1.1 保证公民的参政议政权利第22页
  3.1.2 促进权力运行的科学化第22-24页
  3.1.3 增强公民对政策的认同感第24页
  3.1.4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第24-25页
  3.1.5 推动权力运行的廉洁化第25-26页
 3.2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经济价值第26-27页
 3.3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价值第27-30页
第四章 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之完善第30-48页
 4.1 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第30-36页
  4.1.1 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第30-33页
  4.1.2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实践第33-36页
 4.2 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6-39页
  4.2.1 对行政信息公开的性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第36页
  4.2.2 行政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第36-37页
  4.2.3 行政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狭窄第37-38页
  4.2.4 行政信息公开的客体范围狭窄第38页
  4.2.5 行政信息公开渠道狭窄第38-39页
  4.2.6 行政信息公开的缺少监督机制和救济途径第39页
 4.3 完善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思路第39-48页
  4.3.1 将知情权列入公民宪法基本权利之一第39-40页
  4.3.2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行政理念第40-41页
  4.3.3 完善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第41-42页
  4.3.4 逐步扩大行政信息公开范围第42-43页
  4.3.5 科学界定保密范围,扩大行政信息公开客体范围第43-45页
  4.3.6 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拓宽行政信息公开渠道第45-46页
  4.3.7 建立和完善行政信息公开的监督和救济制度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哺乳仔猪舍温湿度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下一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