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群体决策概论 | 第12-17页 |
·群体决策的概念 | 第12-13页 |
·群体决策的基本假设 | 第13-14页 |
·群体决策研究的特点 | 第14-15页 |
·群体决策研究的分类 | 第15-17页 |
·群体决策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群体决策历史回顾 | 第17-19页 |
·群体决策的理论研究 | 第19-23页 |
·群体决策中几个相关问题的文献综述 | 第23-29页 |
·个体判断的一致性问题 | 第23-24页 |
·新方案导入后的保序性问题 | 第24-25页 |
·群体决策的偏好集结问题 | 第25-28页 |
·关于标度的选择问题 | 第28-29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9-30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30-31页 |
·研究路径 | 第31-32页 |
第二章 专家判断的一致性分析 | 第32-45页 |
·基础知识 | 第32-36页 |
·判断矩阵的性质 | 第32-33页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33-35页 |
·判断矩阵的求解 | 第35-36页 |
·判断矩阵的标度 | 第36页 |
·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构造 | 第36-42页 |
·一致性判断矩阵构造的序关系分析法 | 第37-40页 |
·求权重的方法 | 第40页 |
·算例 | 第40-42页 |
·一种简单实用的决策方法-G1 法 | 第42-44页 |
·确定序关系 | 第42-43页 |
·给出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的比值判断 | 第43页 |
·权重系数的计算 | 第43-44页 |
·G1 法的特点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基于G1 法的新方案导入问题研究 | 第45-53页 |
·G1 法中导入新方案问题的分析 | 第45-51页 |
·导入一个新方案的情况 | 第46-47页 |
·导入一组新方案的情况 | 第47-51页 |
·算例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G1 法的群体决策集结分析 | 第53-61页 |
·基本概念 | 第53-56页 |
·方案与决策个体 | 第53-54页 |
·决策个体偏好 | 第54-55页 |
·个体选择 | 第55-56页 |
·偏好断面 | 第56页 |
·基于G1 法的群体决策集结分析 | 第56-58页 |
·集结方法 | 第56-57页 |
·专家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57-58页 |
·几种特殊情况的讨论 | 第58-59页 |
·算例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区间数与区间数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构造 | 第61-72页 |
·区间数及其运算与性质 | 第61-64页 |
·区间数及其运算 | 第61-62页 |
·一致性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概念 | 第62-64页 |
·一致性区间数判断矩阵 | 第64-70页 |
·一致性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 | 第64-66页 |
·区间数一致性判断矩阵的调整 | 第66-67页 |
·区间数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求解[179] | 第67-70页 |
·算例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具有区间赋值特征的群体决策方法研究 | 第72-81页 |
·区间赋值知识基础 | 第72-73页 |
·确定风险因子的最小离差平方和定值法 | 第73-74页 |
·群体决策组织过程对风险因子影响的讨论 | 第74-76页 |
·G1 法在具有区间赋值特征的群体决策中的应用 | 第76-78页 |
·决策方法 | 第76页 |
·算例 | 第76-78页 |
·对完全区间赋值问题的讨论 | 第78-80页 |
·方案权重的群体确定方法 | 第78-79页 |
·算例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七章 标度选择对群体决策影响的研究 | 第81-94页 |
·标度及标度的分类 | 第81-84页 |
·第一类“互反型”标度 | 第82-83页 |
·第二类“互补型”标度 | 第83-84页 |
·自然语言的数字描述 | 第84-85页 |
·标度选择对群体决策的影响 | 第85-89页 |
·标度构建的原则分析 | 第89-92页 |
·客观合理性原则 | 第90-91页 |
·传递一致性原则 | 第91-92页 |
·指数标度的简单评价及设计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八章 群体决策的一个实际案例 | 第94-102页 |
·案例背景 | 第94-95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95-96页 |
·时序动态评价方法 | 第96-98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98-100页 |
·主观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98页 |
·客观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98-99页 |
·综合权重 | 第99-100页 |
·指标值的确定 | 第100页 |
·对供应商的评价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九章 结束语 | 第102-105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102-103页 |
·几点不足 | 第103页 |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122-123页 |
作者简介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