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 | 第10-11页 |
·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 | 第11-12页 |
·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 | 第12-14页 |
·钙增敏剂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16-18页 |
·苯并吡喃氰基胍类ATP敏感的钾通道开放剂抗心肌缺血的构效关系 | 第16-17页 |
·左西孟旦的构效关系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18-33页 |
·苯并吡喃杂环的合成 | 第18-19页 |
·6-位磺酰胺取代的苯并吡喃的合成 | 第19-20页 |
·2,2-二甲基-3,4-二氢-3-羟基-4-氨基-6-取代苯并吡喃类化合物(Ⅴ)的合成 | 第20-21页 |
·5-(4-氨基苯基)-6-甲基-3,6-二氢-2(3H)-(1,3,4)-噻二嗪酮(Ⅵ-2)的合成 | 第21-23页 |
·硫代异氰酸酯的合成 | 第23页 |
·目标化合物的总合成路线 | 第23-25页 |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 第25-26页 |
·目标化合物的化学名 | 第26-27页 |
·部分中间体与目标化合物的~1H-NMR和MS数据 | 第27-32页 |
·化合物的[α]D~(25)和HPLC数据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33-3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图谱 | 第44-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