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加重犯的立法概念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双层次加重犯概念的构建 | 第10-12页 |
一、立体刑法学体系下的双层次加重犯概念 | 第10-11页 |
二、建构双层次加重犯概念符合逻辑的一般原理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加重犯的立法概念 | 第12-18页 |
一、加重犯立法概念内涵的定义 | 第13-17页 |
二、加重犯立法概念外延的划分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加重犯的立法依据 | 第18-30页 |
第一节 罪刑法定主义明确性的要求 | 第18-23页 |
第二节 罪刑均衡的立法要求 | 第23-26页 |
第三节 立法刑事政策的体现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加重犯立法设计问题探讨 | 第30-56页 |
第一节 对象—犯罪化的过程中社会危害性程度(罪量)跨度大的犯罪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基本构成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 第34-40页 |
一、基本构成要件客观方面设计 | 第34-37页 |
二、基本构成要件主观方面设计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加重构成设计中相关问题探讨 | 第40-52页 |
一、加重因素必须在基本的罪质范围内 | 第41-42页 |
二、加重因素必须是在基本罪质范围内的,那些体现行为社会危害性增加和人身危险性增加的因素 | 第42-46页 |
三、加重因素必须与基本构成存在紧密联系 | 第46页 |
四、加重因素的选择必须贯彻责任主义原则 | 第46-50页 |
五、关于行为能否成为加重因素的探讨 | 第50-52页 |
第四节 基本构成与加重构成的关系 | 第52-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