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论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一)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二)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和效率评价 | 第10-12页 |
(三)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制对宏观经运行的影响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四) 国内关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一般理论 | 第15-28页 |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定义 | 第15页 |
二、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 | 第15-17页 |
三、商业银行资本标准的历史演变过程 | 第17-23页 |
(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主观资本标准 | 第17-18页 |
(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客观资本监管办法 | 第18-19页 |
(三) 1988年巴塞尔协议与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 | 第19-21页 |
(四) 《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 | 第21-23页 |
四、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 | 第23-28页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实证分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分析对象 | 第28-37页 |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一) 资本充足率分析 | 第28-31页 |
(二) 资本结构的分析 | 第31-34页 |
二、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长期偏低的成因分析 | 第34-36页 |
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对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框架初步形成 | 第37-42页 |
一、《新资本协议》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 第37-38页 |
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 第38-42页 |
(一)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特点 | 第38-40页 |
(二)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不足 | 第40页 |
(三)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现实意义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对策研究 | 第42-59页 |
一、推进完善公司治理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 第42-43页 |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补充机制 | 第43-51页 |
(一) 提高核心资本 | 第43-46页 |
(二) 增加附属资本 | 第46-49页 |
(三) 降低风险资产 | 第49-51页 |
三、实现从监管资本管理向经济资本管理的过渡 | 第51-54页 |
四、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的市场约束 | 第54-55页 |
五、建立金融安全网,维护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 | 第55-59页 |
附表1 | 第59-6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