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五官科论文--耳鼻咽喉科论文

鼻渊舒口服液对治疗实验性急性鼻窦炎大鼠作用机理的研究

1.引言第1-8页
2.材料与方法第8-12页
   ·实验材料第8-9页
     ·实验动物第8页
     ·试剂与药品第8页
     ·重要器械及其他材料第8-9页
   ·实验方法第9-10页
     ·造模第9页
     ·分组第9页
     ·给药第9-10页
   ·指标及其检测方法第10-11页
     ·一般情况观察第10页
     ·白细胞(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第10页
     ·细菌分离培养第10-11页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试验第11页
     ·鼻黏膜一氧化氮合酶(NOS)的组织化学变化第11页
     ·鼻黏膜核转移因子(NF-kB)测定第11页
     ·鼻黏膜透射电镜观察第11页
   ·统计方法第11-12页
3.结果及其分析第12-20页
   ·一般情况观察第12页
   ·鼻渊舒口服液对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的影响第12-14页
   ·用药后各组动物鼻腔阻塞,分泌物及细菌分离培养情况第14-15页
   ·鼻渊舒口服液对RBC-C3BRR,RBC-ICR的影响第15-16页
   ·鼻渊舒口服液对鼻黏膜NOS含量的影响(附照片)第16-17页
   ·鼻渊舒口服液对核因子KAPPAB的影响(附照片)第17-18页
   ·鼻黏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附照片)第18-20页
4.鼻渊舒口服液体外抑菌作用研究第20-22页
   ·试验材料第20页
     ·药品第20页
     ·菌种第20页
     ·培养基第20页
   ·实验方法第20-21页
     ·打孔法第21页
     ·试管连续稀释法第21页
   ·结果第21-22页
   ·讨论第22页
5.讨论第22-37页
   ·关于动物模型第22-24页
     ·关于造模的手术方法第22-24页
     ·关于细菌菌种的选择第24页
   ·中医对ARS的认识及鼻渊舒口服液的立法组方依据第24-29页
     ·中医对ARS的认识第24-25页
     ·鼻窦炎的中医分型及病因病机第25-26页
     ·急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第26-27页
       ·鼻渊舒口服液的立法组方依据第27-29页
   ·西医对ARS的认识及治疗第29-32页
     ·西医对ARS的认识第29-30页
     ·西医对ARS的治疗第30-32页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实验性急性鼻窦炎大鼠机理的探讨第32-37页
     ·调节NOS酶活性第32-33页
     ·调节鼻粘膜NF-kB的含量第33-34页
     ·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第34-36页
     ·恢复鼻粘膜细胞器超微结构第36-37页
6.结论第37-38页
7.问题与展望第38-43页
   ·关于动物模型第38页
   ·观察指标的选择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发表文章第44-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替米沙坦质量研究与稳定性考察
下一篇:hOGG1基因特异性锤头状核酶体外切割活性及其在A549细胞内瞬时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