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1.1 背景与动因 | 第7-8页 |
§1.2 我们的研究工作 | 第8-9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1 关于通讯系统的改进 | 第9-10页 |
§1.3.2 关于中介Agent的服务匹配 | 第10页 |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建立软件网格化的两大关键技术—语义网格和自治计算 | 第12-23页 |
§2.1 语义网格 | 第12-13页 |
§2.2 自治计算(AUTONOMIC COMPUTING) | 第13-14页 |
§2.3 当今世界的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2.3.1 Web Service技术 | 第15-16页 |
§3.3.2 UPnP技术 | 第16-21页 |
§3.3.3 Globus技术 | 第21-22页 |
§3.3.4 总结和借鉴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多AGENT技术及其在自治计算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3.1 AGENT的概念 | 第23-24页 |
§3.2 软件AGENT(SA)的研究 | 第24页 |
§3.3 多AGENT(MULTI-AGENT)系统 | 第24-25页 |
§3.4 多AGENT技术在自治计算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软件AGENT的网格化服务组织的基础结构 | 第26-32页 |
§4.1 总体架构 | 第26-29页 |
§4.1.1 建立基于软件Agent网格计算结构 | 第26-27页 |
§4.1.2 Agent自治管理架构 | 第27-29页 |
§4.2 运行环境架构 | 第29-32页 |
§4.2.1 运行环境的宏观架构 | 第30页 |
§4.2.2 运行环境的微观架构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新系统的通讯机制 | 第32-49页 |
§5.1 原有通讯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5.2 系统的通讯总体架构 | 第33-35页 |
§5.3 消息的格式 | 第35-41页 |
§5.3.1 消息表示语言——知识查询和维护语言KQML | 第35-36页 |
§5.3.2 XML技术 | 第36-37页 |
§5.3.3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 | 第37-38页 |
§5.3.4 ebXML技术 | 第38-41页 |
§5.4 通信促进服务 | 第41页 |
§5.5 消息队列 | 第41-42页 |
§5.6 开发中所用到的技术 | 第42-47页 |
§5.6.1 .NET Remoting | 第43-44页 |
§5.6.2 Wndows消息机制 | 第44-45页 |
§5.6.3 设计模式 | 第45-47页 |
§5.7 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难点 | 第47-49页 |
§5.7.1 消息的模式 | 第47-48页 |
§5.7.2 消息的格式 | 第48页 |
§5.7.3 消息的安全性 | 第48-49页 |
第六章 中介AGENT匹配服务 | 第49-63页 |
§6.1 中介AGENT简介 | 第49页 |
§6.2 中介AGENT的匹配服务 | 第49-55页 |
§6.3 项目中匹配算法 | 第55-61页 |
§6.3.1 领域本体论及其表示语言——面向本体论的知识表示语言OKRL | 第55-57页 |
§6.3.2 系统中Agent服务的表示 | 第57-58页 |
§6.3.3 匹配算法简介 | 第58-60页 |
§6.3.4 匹配算法的分类 | 第60-61页 |
§6.4 总结 | 第61-63页 |
第七章 系统实例测试 | 第63-69页 |
§7.1 测试实例介绍 | 第63页 |
§7.2 AGENT通讯系统的测试 | 第63-65页 |
§7.3 中介AGENT的匹配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7.3.1 分类匹配 | 第65-66页 |
§7.3.2 参数匹配 | 第66页 |
§7.3.3 约束匹配 | 第66-6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