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

胶料焦烧和内胎接口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解决方法

前 言第1-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8-29页
   ·内胎生产的历史及现状第8页
   ·内胎性能要求第8-9页
   ·内胎生产中主要质量问题第9页
   ·橡胶硫化第9-12页
     ·硫化历程第9-12页
     ·对合理硫化历程的要求第12页
   ·现内胎所用胶料 NR 及 SBR 的结构与性能第12-15页
     ·NR 及 SBR 的结构第12-13页
     ·NR 及 SBR 的性能第13-15页
   ·硫化体系对并用硫化胶焦烧时间的影响第15页
   ·补强剂炭黑的基本性质及其对橡胶性能的影响第15-20页
     ·炭黑的基本结构第15-16页
     ·炭黑的基本性质第16-19页
       ·炭黑粒子的化学活性和表面化学性质第16-18页
       ·炭黑粒子的大小第18页
       ·炭黑的结构性第18-19页
     ·炭黑的基本性质对橡胶工艺性能的影响[22-25]第19-20页
       ·对胶料混炼的影响第19页
       ·对胶料门尼粘度的影响第19页
       ·对挤出工艺的影响第19-20页
       ·对胶料的焦烧时间和硫化速度的影响第20页
   ·橡胶的粘合第20-27页
     ·粘合的基本原理第20-24页
       ·界面层形成的条件第21-24页
     ·粘合界层结构的持久性和破坏历程第24-25页
     ·粘合的几种学说第25-26页
     ·橡胶与橡胶的粘合第26-27页
   ·前人在本课题研究领域的成果简述第27-29页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第29-37页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第29-32页
     ·原材料第29-30页
     ·实验配方第30-32页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第32-33页
   ·实验工艺第33-35页
     ·小配合实验混炼工艺第33-34页
     ·车间内胎生产工艺第34-35页
   ·材料性能测试第35-37页
     ·混炼胶加工性能测试第35页
       ·可塑度的测试第35页
       ·流变性能测试第35页
     ·硫化胶常规性能测试第35页
     ·内胎接头强力的测试第35-37页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第37-64页
   ·胶料配方对其焦烧时间及粘合的影响第37-43页
     ·NR/SBR 不同配比对焦烧时间及接头强度的影响第37-38页
     ·不同种类炭黑增强体系对胶料焦烧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硫化体系对 NR/SBR 并用橡胶的门尼焦烧时间的影响第40-41页
     ·不同种类软化剂对胶料焦烧时间及接头强度的影响第41-43页
   ·混炼工艺对胶料分散程度及焦烧的影响第43-51页
     ·密炼机上顶栓压力对分散程度的影响第43-44页
     ·装胶容量对混炼胶分散程度的影响第44-45页
     ·转子转速对混炼胶分散程度的影响第45-46页
     ·混炼温度对混炼胶质量的影响第46页
     ·加料时间对混炼胶质量稳定性的影响第46-49页
     ·排胶点的控制对胶料混炼均匀性的影响第49-51页
   ·温度对胶料焦烧时间的影响第51-54页
     ·加磺温度及挤出机温度对胶料焦烧性能的影响第51-54页
   ·挤出机螺杆转速对焦烧时间的影响第54-56页
   ·影响内胎接口开工艺设备因素第56-62页
     ·半成品工艺尺寸不稳定及接口切面清洁情况的影响第56-57页
     ·电刀温度和速度的影响第57-58页
     ·对接压力的影响第58页
     ·对接时间的影响第58-59页
     ·切割留量的影响第59页
     ·接口机橡胶钳口的影响第59-60页
     ·环境温度对接头强度的影响第60页
     ·操作环境清洁不够的影响第60-62页
   ·内胎成品物理机械性能及效益第62-64页
     ·内胎成品物理机械性能第62-63页
     ·效益评价第63-64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 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树种配置林分中光肩星天牛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