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量刑基准论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目录第11-15页
第一章 量刑基准的概念和意义第15-20页
 第一节 量刑基准的概念第15-17页
  一、 量刑基准的概念第15-16页
  二、 确定此概念的原因第16-17页
 第二节 制定量刑基准的意义第17-20页
第二章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量刑基准的研究与实践情况第20-42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关于量刑基准的理论与实践第20-26页
  一、 大陆法系国家制定原则性量刑基准的理论与实践第20-24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制定适用性量刑基准的理论与实践第24-26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关于量刑基准的理论与实践第26-36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有关原则性量刑基准的理论与实践第26-32页
  二、 英美法系制定适用性量刑基准的理论与实践第32-36页
 第三节 我国台湾及港、澳地区关于量刑基准的理论与实践第36-42页
  一、 我国台湾地区有关原则性量刑基准的理论与实践第36-39页
  二、 国台湾地区有关适用性刑量刑基准的理论与实践第39-40页
  三、 澳地区关于原则性量刑基准的理论与实践第40-42页
第三章 原则性量刑基准的概念及运用第42-113页
 第一节 原则性量刑基准的概念第42-45页
  一、 原则性量刑基准的概念第42-44页
  二、 原则性量刑基准的适用原则第44-45页
  三、 原则性量刑基准的意义第45页
 第二节 原则性量刑基准制定的理论依据第45-47页
 第三节 原则性量刑基准的立法完善第47-58页
  一、 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第51页
  二、 罪的时间和地点第51-52页
  四、 犯罪手段和结果第52-53页
  五、 犯罪人违犯义务的程度第53页
  六、 犯意形成的状况第53页
  七、 犯罪人的品行第53-54页
  八、 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第54页
  九、 犯罪后的态度,尤其应当注意认罪态度、为补偿犯罪造成的损害所作的努力、与被害人和解的情况第54-58页
 第四节 原则性量刑基准中的量刑原则的适用第58-60页
 第五节 原则性量刑基准之法定量刑情节的量化与适用第60-101页
  一、 法定量刑情节量化的概念第60-61页
  二、 刑法关于法定量刑情节的规定第61页
  三、 法定量刑情节的量化与适用第61-75页
  四、 几个主要法定量刑情节的量化第75-101页
 第六节 酌定量刑情节的量化与适用第101-106页
  一、 犯罪目的和动机的司法量化问题第101-104页
  二、 犯罪手段的司法量化第104-106页
 第七节 量刑因素的量化与适用第106-113页
  一、 量刑因素的概念第106页
  二、 犯罪人品行的司法量化第106-109页
  三、 犯罪人犯罪后的态度的司法量化第109-113页
第四章 适用性量刑基准的概念、标准及运用第113-135页
 第一节 适用性量刑基准的概念第113-118页
  一、 适用性量刑基准的概念第113-118页
 第二节 制定适用性量刑基准的依据第118-119页
  一、 制定适用性量刑基准的理论依据第118页
  二、 制定适用性量刑基准的实践依据第118-119页
 第三节 适用性量刑基准的制定第119-128页
  一、 我国制定适应性量刑基准的几种主张第120-121页
  二、 上述几种主张的评析第121-128页
  三、 制定适用性量刑基准后可能产生的影响第128页
 第四节 适用性量刑基准的操作第128-135页
  一、 适用性量刑基准的效力第128-129页
  二、 适用性量刑基准的操作第129-135页
第五章 量刑基准分论第135-140页
 第一节 制定具体个罪适用性量刑基准的构想第135-136页
  一、 如何制定具体个罪的量刑基准的构想第135页
  二、 具体个罪的适用性量刑基准与量刑标准第135-136页
 第二节 几种常见罪的适用性量刑基准第136-140页
  一、 交通肇事罪的适用性量刑基准第136-138页
  二、 合同诈骗犯罪的适用性量刑基准第138-139页
  三、 强奸罪的适用性量刑基准第139-14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0-143页
 一、 著作、书籍类第140-142页
 二、 论文、文章类第142-143页
 三、 外文书目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服务的业务级资源组织方法研究
下一篇:焙烧装置烟气流动规律与流量分配均匀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