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模式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26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0-22页 |
·公共物品的概念 | 第20-21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公共物品 | 第21-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6页 |
·委托代理问题 | 第22页 |
·委托代理框架中的激励 | 第22-24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与公私管理模式 | 第24-26页 |
3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形式与过程 | 第26-33页 |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模式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 第26-29页 |
·公私合作模式的分类 | 第26页 |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模式的基本结构 | 第26-28页 |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模式的激励合约选择 | 第28-29页 |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过程 | 第29-33页 |
·合作模式的确定 | 第29-31页 |
·私人部门合作伙伴的选择 | 第31页 |
·合作伙伴的变更 | 第31-33页 |
4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必要性 | 第33-44页 |
·传统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经营管理主体单一性 | 第33页 |
·决策机制的非科学性 | 第33-34页 |
·传统公共物品融资模式的困难 | 第34-40页 |
·融资渠道的不畅通 | 第34-37页 |
·融资成本与投资回报的矛盾 | 第37-38页 |
·财政投资与公众需求的矛盾 | 第38-40页 |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原因 | 第40-44页 |
·公共财政的有限性 | 第40-42页 |
·公共需求的扩张性 | 第42页 |
·市场机制失灵性 | 第42-43页 |
·公私合作模式对公共部门的影响 | 第43-44页 |
5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项目风险分析 | 第44-55页 |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项目的风险因素 | 第44-46页 |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项目的可控风险 | 第44-45页 |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不可控风险 | 第45-46页 |
·公私合作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6-47页 |
·灰估计的原理 | 第47-49页 |
·公私合作项目风险实证评价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6 完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对策及措施 | 第55-61页 |
·完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准入机制 | 第55-56页 |
·区分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对象 | 第55-56页 |
·授予特许经营权的要求 | 第56页 |
·完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制的规制体系 | 第56-59页 |
·规制机构设置 | 第56-57页 |
·价格规制 | 第57-58页 |
·运营规制 | 第58-59页 |
·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公私合作制组织结构 | 第59-61页 |
·调整生产者与安排者之间的关系模式 | 第59页 |
·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监管体系 | 第59-60页 |
·探索监管体系中公民的直接参与机制 | 第60-61页 |
7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