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6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6-56页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47页 |
·小麦淀粉的研究 | 第17-31页 |
·淀粉 | 第17-18页 |
·淀粉的生物合成 | 第18-19页 |
·淀粉合成关键酶研究进展 | 第19-27页 |
·基因工程改变淀粉品质 | 第27-31页 |
·启动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1-47页 |
·基因与启动子 | 第32页 |
·什么是启动子 | 第32-33页 |
·真核启动子的特点 | 第33-39页 |
·籽粒或胚乳特异启动子 | 第39-40页 |
·启动子结合蛋白 | 第40-44页 |
·启动子研究方法 | 第44-47页 |
3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第二章 论文设计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56-59页 |
1 选题依据 | 第56-57页 |
2 技术路线 | 第57-58页 |
3 试验内容 | 第58-59页 |
第三章 gbssI、sbeIIa 及 apg-s 启动子克隆 | 第59-9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72页 |
·小麦材料 | 第59-60页 |
·gDNA 提取 | 第60-62页 |
·gDNA 酶切及纯化 | 第62-63页 |
·连接及纯化 | 第63页 |
·IPCR | 第63-65页 |
·APCR | 第65-67页 |
·PCR 片段凝胶回收 | 第67-68页 |
·PCR 产物与 pMD-18T 载体的连接 | 第68页 |
·质粒-大肠杆菌转化 | 第68-69页 |
·质粒提取 | 第69-71页 |
·DNA 测序 | 第71页 |
·试剂 | 第71-7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91页 |
·小麦总 DNA 提取及浓度检测 | 第72页 |
·gbss 启动子克隆 | 第72-83页 |
·sbeIIa 启动子克隆 | 第83-90页 |
·agp-s 启动子克隆 | 第90-91页 |
3 讨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4页 |
第四章 sbeIIa、pbf 启动子缺失表达载体构建 | 第94-11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4-98页 |
·质粒及引物 | 第94-96页 |
·DNA 酶切及纯化(略) | 第96页 |
·连接及纯化(略) | 第96页 |
·DNA 片段凝胶回收(略) | 第96页 |
·DNA 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及转化(略) | 第96-97页 |
·质粒提取(略) | 第97页 |
·PCR-大肠杆菌转化鉴定(略) | 第97页 |
·试剂 | 第97-9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8-115页 |
·sbeIIa 启动子缺失构建 | 第98-108页 |
·pbf 启动子缺失构建 | 第108-115页 |
3 讨论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7页 |
附表 | 第117-118页 |
第五章 小麦胚乳-GUS瞬间表达体系的确立 | 第118-1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8-123页 |
·小麦材料 | 第118-119页 |
·质粒提取 | 第119页 |
·基因枪转化程序 | 第119-122页 |
·转化后小麦胚乳的培养及检测 | 第122页 |
·其他试剂 | 第122-1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23-128页 |
·胚乳细胞预培养与否对基因瞬间表达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胚乳细胞年龄对基因瞬间表达的影响 | 第124-127页 |
·基因枪轰击压力对基因瞬间表达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3 讨论 | 第128-132页 |
·小麦胚乳瞬间表达体系的应用 | 第128-129页 |
·瞬间表达强度指标选择 | 第129-130页 |
·基因表达与胚乳细胞年龄选择的关系 | 第130页 |
·胚乳预培养与否对 GUS 活性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不同轰击压力对 GUS 表达活性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4页 |
第六章 sbeIIa、pbf启动子缺失体的小麦转化及检测 | 第134-1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4-139页 |
·小麦材料 | 第134-135页 |
·质粒提取 | 第135-136页 |
·基因枪转化程序 | 第136页 |
·转化材料的培养 | 第136-138页 |
·转化后小麦胚乳的培养及检测 | 第138页 |
·试剂 | 第138-1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9-156页 |
·sbeIIa 各缺失体胚乳中转化与瞬间表达 | 第139-148页 |
·sbeIIa 各缺失体盾片中长久表达及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148-150页 |
·pbf 各缺失体胚乳转化与瞬间表达 | 第150-156页 |
3 讨论 | 第156-160页 |
·GUS 瞬间表达体系 | 第156-157页 |
·sbeIIa 启动子各缺失体的基因瞬间表达 | 第157-158页 |
·sbe.a-g 各启动子片段序列结构与基因调控特点 | 第158-159页 |
·pbf 启动子各缺失体的基因瞬间表达 | 第159页 |
·sbeIIa 启动子各缺失体在盾片中的基因枪转化 | 第159-160页 |
·启动子的表达强度及应用 | 第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62页 |
附表及附图 | 第162-166页 |
第七章 gbss 启动子在小麦淀粉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 第166-1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6-169页 |
·质粒 | 第166-167页 |
·小麦材料 | 第167页 |
·DNA 片段凝胶回收(略) | 第167页 |
·DNA 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及转化(略) | 第167页 |
·质粒提取(略) | 第167-168页 |
·PCR-大肠杆菌转化鉴定(略) | 第168页 |
·金粉制备(略) | 第168页 |
·基因枪转化(略) | 第168页 |
·GUS 检测 | 第168页 |
·试剂 | 第168-16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69-173页 |
·gbss 反义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设计 | 第169-170页 |
·gbss 反义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第170-171页 |
·pRgbss 表达载体在小麦中的转化 | 第171-172页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检测 | 第172-173页 |
3 讨论 | 第173-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75页 |
附表及附图 | 第175-17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8-181页 |
1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 1 | 第178-179页 |
·gbss、sbeIIa 及 agp 启动子的克隆 | 第178页 |
·确立小麦胚乳 GUS 瞬间表达体系 | 第178-179页 |
·sbeIIa 及 agp 基因启动子的功能缺失研究 | 第179页 |
·gbss 启动子在小麦淀粉改良中的初步应用 | 第179页 |
2 创新点 | 第179-180页 |
3 展望 | 第180-181页 |
英文摘要 | 第181-186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