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7-1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农科博士生教育投资的理论研究 | 第13-26页 |
第一节 教育投资的一般理论问题 | 第13-20页 |
一、 教育投资的概念 | 第13页 |
二、 教育投资的分类 | 第13页 |
三、 教育投资的特点 | 第13-14页 |
四、 教育投资的负担主体 | 第14-20页 |
第二节 农科博士生培养成本的理论研究 | 第20-26页 |
一、 农科博士生培养成本的构成及其计算思路 | 第20-22页 |
二、 我国农科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成本补偿 | 第22-26页 |
第三章 我国农科博士生质量的理论研究 | 第26-34页 |
第一节 农科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定义、内涵及质量观 | 第26-28页 |
一、 农科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定义及内涵 | 第26-27页 |
二、 农科博士生教育质量观的构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农科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衡量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农科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研究 | 第31-34页 |
一、 质量保障的概念 | 第31-32页 |
二、 农科博士生质量保障的主体及途径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我国农科博士生教育投资与质量的实证分析 | 第34-76页 |
第一节 本次调查的总体情况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农科博士生教育投资的实证分析 | 第35-58页 |
一、 农科博士生教育经费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35-44页 |
二、 农科博士生教育收费的实证分析 | 第44-50页 |
三、 农科博士生培养成本的实证分析 | 第50-58页 |
第三节 农科博士生教育质量及质量保障的实证分析 | 第58-67页 |
一、 农科博士生质量的衡量指标分析 | 第58-60页 |
二、 农科博士生培养质量现状分析 | 第60-61页 |
三、 农科博士生质量保障的实证分析 | 第61-67页 |
第四节 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投入-产出的定量研究 | 第67-76页 |
一、 科研投入、产出的相关数据 | 第68-70页 |
二、 科研投入-产出的数学关系 | 第70-76页 |
第五章 保障农科博士生质量的政策建议 | 第76-82页 |
第一节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建设高水平学科 | 第76页 |
第二节 改革国家主渠道对农科博士生教育的拨款体制,实行拨款与质量评估挂钩的基金制 | 第76-78页 |
第三节 建立农科博士生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完善博士生培养资助制度 | 第78-80页 |
第四节 学校发挥农科博士生教育的科研优势,建立通过科研服务收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创收机制 | 第80-8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82-84页 |
一、 关于农科博士生教育的投资主体 | 第82页 |
二、 关于农科博士生教育经费的来源 | 第82页 |
三、 关于保障农科博士生合格质量所需的培养成本 | 第82页 |
四、 关于农科博士生教育收费 | 第82-83页 |
五、 关于教育投资对农科博士生质量的保障 | 第83页 |
六、 农科博士生教育规模与高等农业院校科研产出的关系 | 第83-84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1-3 | 第89-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