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

汾渭平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的高分辨率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2页
 第一节 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的现状第8-17页
  1 全新世环境演变的研究方法与信息载体第8-13页
  2 黄土高原全新世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第二节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其意义第17-20页
  1 论文选题的科学依据和意义第17-19页
  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三节 研究工作过程和工作量第20-22页
  1 野外考察和采样第20页
  2 样品前处理与分析第20页
  3 数据分析、处理和解释第20-22页
第二章 区域地理概况和剖面选择第22-28页
 第一节 区域地理概况第22-24页
 第二节 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选取及样品采集第24-26页
 第三节 研究剖面的地层年代的确定第26-28页
第三章 实验分析方法第28-33页
 第一节 磁化率测定第28页
 第二节 全铁和微量元素测定第28-33页
  1 使用仪器第28页
  2 制备待测液第28页
  3 全铁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第28-33页
第四章 分析结果及其解释第33-47页
 第一节 全铁和磁化率的分析结果和成壤环境意义第33-35页
  1 全铁和磁化率成壤环境意义第33-34页
  2 全铁和磁化率的分析结果及指示的环境演变第34-35页
 第二节 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及其成壤环境意义第35-47页
  1 Cu和Cr的分析与成壤环境演变第35-37页
  2 Rb、Sr及Rb/Sr比分析与成壤环境演变第37-39页
  3 Ba与Rb/Ba比分析与成壤环境演变第39-47页
第五章 讨论第47-60页
 第一节 剖面元素含量与气候环境演变的总体规律第47-48页
  1 末次冰期(-11500 a B.P.)第47页
  2 全新世早期(11500-8500 a B.P.)第47-48页
  3 全新世中期适宜期(8500-3100 a B.P.)第48页
  4 全新世晚期(3100 a B.P.至今)第48页
 第二节 汾渭平原全新世短尺度的关键时段气候变化特点第48-55页
  1 大暖期中间的短尺度环境恶化事件第48-49页
  2 运城盆地大暖期后期人类活动对成壤的影响第49-53页
  3 3100 a B.P.的气候转型第53-54页
  4 秦岭北麓气候转型期的温、湿度组合变化第54-55页
 第三节 全新世地表径流水文事件记录第55-56页
 第四节 全新世土壤类型、成因与质量演变第56-60页
  1 全新世土壤类型与成因第56-58页
  2 全新世土壤的质量演变第58-60页
第六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住宅建筑中新型管材性能和水头损失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英语政治演讲的功能文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