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由响应识别桥上的移动荷载

第1章 绪论第1-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移动荷载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方法第13-15页
第2章 移动荷载识别的理论方法第15-29页
 2.1 移动荷载识别的桥梁模型第15-18页
  2.1.1 梁单元模型第15-16页
  2.1.2 简支梁模型第16-18页
 2.2 移动荷载识别的方法第18-27页
  2.2.1 解析法Ⅰ第18页
  2.2.2 解析法Ⅱ第18-20页
  2.2.3 时域法第20-21页
  2.2.4 时域—频域法第21-24页
  2.2.5 拟合法第24-27页
  2.2.6 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第27页
 2.3 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空间板上移动荷载的识别第29-46页
 3.1 基本函数第29-33页
  3.1.1 δ函数第29-30页
  3.1.2 冲击响应函数第30-32页
  3.1.3 卷积分第32-33页
 3.2 模态坐标下空间板的振动方程第33-36页
 3.3 空间板上移动荷载的识别第36-40页
  3.3.1 由应变识别荷载第36-38页
  3.3.2 由加速度识别荷载第38-40页
 3.4 正则化目标函数第40-44页
  3.4.1 问题的提出第40-42页
  3.4.2 广义正交确定法第42-43页
  3.4.3 L-曲线方法第43-44页
 3.5 移动荷载识别的步骤第44页
 3.6 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空间板自振特性的计算第46-56页
 4.1 空间简支板自振特性的计算第46-49页
 4.2 空间连续板自振特性的计算第49-55页
  4.2.1 平板固有振动位移变分原理第49-50页
  4.2.2 里兹法第50页
  4.2.3 自振特性的计算第50-52页
  4.2.4 欧拉伯-努利梁的振型函数第52-55页
 4.3 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车桥耦合振动计算第56-69页
 5.1 车辆振动方程第56-60页
  5.1.1 车辆模型第56-57页
  5.1.2 车辆振动方程的建立第57-60页
 5.2 桥梁振动方程第60-62页
  5.2.1 桥梁模型第60-61页
  5.2.2 车辆所受的作用力第61-62页
 5.3 车桥耦合振动方程的建立第62-66页
  5.3.1 车桥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62-63页
  5.3.2 车桥耦合振动方程第63-66页
 5.4 车桥耦合振动方程的求解步骤第66-67页
 5.5 桥面粗糙度函数第67页
 5.6 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移动荷载识别的仿真计算第69-97页
 6.1 仿真计算程序流程图第69页
 6.2 采用不同车辆模型的移动荷载识别第69-83页
  6.2.1 时变集中力模型第69-76页
  6.2.2 质量—弹簧—阻尼模型第76-78页
  6.2.3 七自由度双轴车辆模型第78-83页
 6.3 速度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移动荷载识别第83-87页
  6.3.1 简支板上移动荷载的识别第83-85页
  6.3.2 三跨连续板上移动荷载的识别第85-87页
 6.4 考虑噪声影响的移动荷载识别第87-92页
  6.4.1 简支板上移动荷载的识别第87-90页
  6.4.2 三跨连续板上移动荷载的识别第90-92页
 6.5 车桥系统参数对荷载识别结果的影响第92-97页
  6.5.1 板长对荷载识别结果的影响第92-93页
  6.5.2 车速对荷载识别结果的影响第93-94页
  6.5.3 时间步长对荷载识别结果的影响第94-95页
  6.5.4 板结构弹性模量对荷载识别结果的影响第95-97页
结论第97-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甲氧基-4-三氟甲基苯乙酮的合成
下一篇:空气钻井中钻具腐蚀与防护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