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及其借鉴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2 证券投资基金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8-20页 |
·证券投资基金 | 第18-19页 |
·对对冲基金 | 第19页 |
·证券投资基金和对冲基金区别 | 第19-20页 |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第20-21页 |
·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治理理论 | 第21-23页 |
3 美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23-58页 |
·证券投资基金的起源 | 第23-25页 |
·萌芽期:1921-1940 | 第25-32页 |
·第一批共同基金的成立和优势 | 第25页 |
·二十年代末封闭基金的兴旺 | 第25-26页 |
·大萧条和封闭基金的崩盘 | 第26-27页 |
·证券投资法案的颁布和SEC的成立 | 第27-29页 |
·共同基金的崛起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探索发展期:1941-1980 | 第32-43页 |
·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保险机构的加入 | 第32页 |
·投资基金费率的监管和改革 | 第32-33页 |
·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 第33-36页 |
·养老金计划的改革 | 第36-38页 |
·共同基金的相对缓慢增长 | 第38-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快速扩张期:1981-2000 | 第43-53页 |
·美国经济和股市的繁荣 | 第43-44页 |
·养老金的大规模入市 | 第44-49页 |
·共同基金的飞速增长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成熟期:2001-2010 | 第53-58页 |
·美国经济的放缓和股市的波动 | 第53-54页 |
·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兴起 | 第54-55页 |
·货币市场基金的改革 | 第55-56页 |
·证券投资基金的稳定增长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4 美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驱动因素和经验总结 | 第58-75页 |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内部驱动因素 | 第58-64页 |
·金融创新因素驱动 | 第58-60页 |
·市场竞争因素驱动 | 第60-63页 |
·公司治理因素驱动 | 第63-64页 |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64-70页 |
·政府对市场规律的尊重支持 | 第64页 |
·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 | 第64-66页 |
·严格有效的法律监管体系 | 第66-67页 |
·成熟有效的基金评价体系 | 第67-68页 |
·不断壮大的机构投资者 | 第68-69页 |
·成熟理性的家庭投资者 | 第69-70页 |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养老金 | 第70-75页 |
·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 | 第70-71页 |
·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的协同效应 | 第71-72页 |
·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的相关性检验 | 第72-75页 |
5 美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 第75-83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 第75-79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现状 | 第75-77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7-79页 |
·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建议——借鉴美国经验 | 第79-83页 |
·完善法律监管体系 | 第79-80页 |
·优化资本市场环境 | 第80页 |
·培育理性市场主体结构 | 第80-81页 |
·拓展基金销售渠道 | 第81页 |
·建立多层次的退休保障制度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作者简历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