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型油菜—诸葛菜属间非整倍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8页 |
1 芸薹属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芸薹属栽培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 第8-9页 |
·培育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提供遗传分析材料 | 第9-10页 |
·转移有利性状,改良栽培品种 | 第10-11页 |
2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原位杂交探针标记物和检测系统的发展与种类 | 第12页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探针 | 第12页 |
·生物素标记检测系统 | 第12页 |
·荧光素标记检测系统 | 第12页 |
·地高辛标记检测系统 | 第12页 |
·基因组原位杂交的发展与应用 | 第12-14页 |
·远缘杂种鉴定及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 第13页 |
·物种资源与进化研究 | 第13-14页 |
·基因组的空间分布与染色体行为研究 | 第14页 |
·B-染色体的起源研究 | 第14页 |
3 芸苔属与诸葛菜远缘杂交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优质野生油料植物资源-诸葛菜 | 第14-15页 |
·芸薹属栽培种与诸葛菜的属间杂交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 第15-17页 |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杂交及染色体组分开 | 第15页 |
·芸薹属其它种与诸葛菜杂交研究 | 第15-17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1 材料 | 第18-19页 |
2 方法 | 第19-21页 |
·杂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 | 第19页 |
·杂种后代减数分裂观察 | 第19-20页 |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 | 第20页 |
·杂种后代育性的观察 | 第20页 |
·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 | 第20-21页 |
·探针与封阻DNA的准备 | 第20页 |
·原位杂交及信号检测过程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31页 |
1 异附加植株的遗传分析 | 第21-24页 |
·形态学 | 第21页 |
·细胞遗传学 | 第21-24页 |
2 异代换系植株的遗传分析 | 第24-28页 |
·形态学 | 第24页 |
·细胞遗传学 | 第24-28页 |
·脂肪酸的组成 | 第28页 |
3 杂种后代不同发育时期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 第28-30页 |
4 亚倍体的细胞遗传学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5页 |
1 培育芥菜型油菜异附加系、异代换系的意义 | 第31页 |
2 芥菜型油菜-诸葛菜附加系、代换系的遗传行为 | 第31-32页 |
3 异代换系中贴伏型角果着生性状的表达 | 第32-33页 |
4 异附加系中褐色种皮的表达 | 第33页 |
5 弱苗现象及亚倍体的培育 | 第33-34页 |
6 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讨论 | 第34-35页 |
图版和图版说明 | 第35-57页 |
图版一 | 第35-39页 |
图版二 | 第39-41页 |
图版三 | 第41-49页 |
图版四 | 第49-51页 |
图版五 | 第51-55页 |
图版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