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禅的伦理意蕴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一、 安祥禅概述 | 第6-13页 |
(一) 什么是禅? | 第6-7页 |
(二) 什么是安祥? | 第7-9页 |
(三) 什么是安祥禅? | 第9-10页 |
(四) 安祥禅的修学特点 | 第10-13页 |
1 、 极力强调入世修行 | 第10-11页 |
2 、 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 第11页 |
3 、 力争精髓而又简明 | 第11-12页 |
4 、 特别强调实证、实践 | 第12-13页 |
二、 安祥禅中的伦理思想 | 第13-29页 |
(一) 关于道德规范 | 第13-17页 |
(二) 关于道德修养 | 第17-23页 |
1 、 “观心”、“识心”以得正法 | 第17-19页 |
2 、 “诚”、“敬”、“信” | 第19-20页 |
3 、 “宰制官能,惩治我欲” | 第20-22页 |
4 、 “即知即行”,“如法精进” | 第22-23页 |
(三) 关于道德理想--幸福、安祥 | 第23-25页 |
(四) 关于人生态度 | 第25-29页 |
1 、 活在当下 | 第25-26页 |
2 、 安分守己 | 第26-27页 |
3 、 践行中道 | 第27-28页 |
4 、 爱的人生 | 第28-29页 |
三、 安祥禅中伦理思想的特点 | 第29-33页 |
1 、 融高远于“底线”之中 | 第29-30页 |
2 、 极力贴近现实生活 | 第30-31页 |
3 、 突出道德心性的作用 | 第31-32页 |
4 、 特别强调道德实践 | 第32-33页 |
四、 安祥禅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33-38页 |
注释 | 第38-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