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用耐久免烫阻燃整理剂的研究
一. 文献综述 | 第1-27页 |
1 棉纤维的阻燃整理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 第12-15页 |
·纺织品的燃烧性 | 第13-14页 |
·棉纤维的阻燃机理 | 第14-15页 |
·阻燃整理剂 | 第15-17页 |
2 棉纤维的耐久免烫整理 | 第17-26页 |
·引言 | 第17页 |
·免烫整理机理 | 第17-18页 |
·免烫整理剂 | 第18-25页 |
·醛类 | 第18-21页 |
·N-羟甲基化合物 | 第18-21页 |
·缩醛类整理剂 | 第21页 |
·甲醛吸收剂 | 第21页 |
·无甲醛抗皱整理剂 | 第21-25页 |
·乙二醛一酰胺类整理剂 | 第21-22页 |
·水溶性热反应性聚氨酯 | 第22页 |
·双羟乙基砜(含硫化合物) | 第22-23页 |
·天然高聚物壳聚糖 | 第23页 |
·反应性有机硅 | 第23页 |
·淀粉改性物 | 第23-24页 |
·环氧类整理剂 | 第24页 |
·羧酸化合物 | 第24-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3 本文的工作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二. 棉用耐久免烫阻燃剂的合成 | 第27-38页 |
1 含氮化合物P的合成 | 第27-28页 |
2 氨甲基膦酸的合成 | 第28-34页 |
·概述 | 第28页 |
·反应机理 | 第28-29页 |
·试验步骤 | 第29页 |
·原料 | 第29页 |
·制备 | 第29页 |
·结构确认 | 第29-30页 |
·熔点测定 | 第29页 |
·薄层色谱分析 | 第29页 |
·红外谱图 | 第29-30页 |
·元素分析 | 第30页 |
·结果讨论 | 第30-34页 |
·甲醛用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N-羟甲基化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1页 |
·pH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亚磷酸用量的影响 | 第32页 |
·回流时间的影响 | 第32-33页 |
·后处理方法的改进 | 第33页 |
·总结 | 第33-34页 |
3 耐久免烫阻燃整理剂的合成 | 第34-38页 |
·反应机理 | 第34页 |
·实验步骤 | 第34-35页 |
·耐久免烫阻燃整理剂C的合成 | 第34-35页 |
·耐久免烫阻燃整理剂ZDPC的制备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含氮化合物和氨基甲基膦酸的反应 | 第35-36页 |
·反应时pH的影响 | 第36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6-38页 |
三. 棉用耐久免烫阻燃剂的应用 | 第38-52页 |
1 原材料及设备 | 第38页 |
2 测试方法 | 第38-41页 |
·白度测定方法 | 第38页 |
·织物折皱回复性的测定 | 第38-39页 |
·定义 | 第38-39页 |
·原理 | 第39页 |
·测试条件 | 第39页 |
·纺织品撕破强力的测定 冲击摆锤法 | 第39页 |
·定义 | 第39页 |
·原理 | 第39页 |
·纺织织物 阻燃性能测定 垂直法 | 第39-40页 |
·定义 | 第40页 |
·原理 | 第40页 |
·织物上游离甲醛的测定 | 第40-41页 |
·仪器和化学品 | 第40页 |
·步骤 | 第40-41页 |
·萃取 | 第40-41页 |
·滴定 | 第41页 |
·计算 | 第41页 |
3 整理工艺流程 | 第41-42页 |
·一般工艺流程 | 第41页 |
·织物用2D树脂进行整理 | 第41-42页 |
·处方 | 第41页 |
·整理 | 第41-42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C系列整理剂与纤维素纤维的反应 | 第42页 |
·最佳整理剂的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2-46页 |
·碱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浓度的影响 | 第44页 |
·焙烘温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焙烘时间的影响 | 第45-46页 |
5 合成整理剂的免烫整理性能 | 第46-51页 |
·C系列合成整理剂的免烫整理性能 | 第46-47页 |
·工艺配方 | 第46-47页 |
·整理工艺 | 第47页 |
·性能测试 | 第47页 |
·ZDP和ZDPC的免烫整理性能测定 | 第47-50页 |
·工艺配方 | 第48页 |
·整理工艺 | 第48页 |
·测试 | 第48-50页 |
·ZDPC的耐久阻燃整理性能的测定 | 第50-51页 |
6 结论 | 第51-52页 |
四.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