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概述 | 第10-15页 |
2.1 高层建筑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10-11页 |
2.1.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 第10-11页 |
2.1.2 高层建筑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11页 |
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简述 | 第11-15页 |
2.2.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历史 | 第11-12页 |
2.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应用效果 | 第12-13页 |
2.2.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造价 | 第13页 |
2.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 | 第13-15页 |
3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15-21页 |
3.1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15-16页 |
3.2 干式、干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16-17页 |
3.3 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17-18页 |
3.4 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 | 第18-19页 |
3.5 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灭火系统 | 第19-21页 |
4 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21-24页 |
4.1 雨淋系统 | 第21页 |
4.2 水幕系统 | 第21-22页 |
4.3 水喷雾灭火系统 | 第22页 |
4.4 细水雾灭火技术 | 第22-24页 |
5 洒水喷头 | 第24-35页 |
5.1 洒水喷头的技术突破 | 第24-26页 |
5.2 闭式喷头 | 第26-31页 |
5.2.1 喷头的分类 | 第26-27页 |
5.2.2 喷头种类 | 第27-31页 |
5.3 开式喷头 | 第31-33页 |
5.4 喷头的选择 | 第33-35页 |
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方式 | 第35-45页 |
6.1 传统给水方式 | 第36-38页 |
6.1.1 无水箱分区供水 | 第36页 |
6.1.2 设水箱分区供水 | 第36-37页 |
6.1.3 并联分区供水 | 第37页 |
6.1.4 串联分区供水 | 第37-38页 |
6.2 常高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38-39页 |
6.3 恒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39-41页 |
6.4 恒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程实例 | 第41-45页 |
6.4.1 工程概况 | 第41-42页 |
6.4.2 原设计消防给水系统简介 | 第42页 |
6.4.3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案 | 第42页 |
6.4.4 系统竖向分区和给水方式 | 第42-43页 |
6.4.5 消防给水设备 | 第43-44页 |
6.4.6 结语 | 第44-45页 |
7 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45-55页 |
7.1 问题的提出 | 第45页 |
7.2 低压洒水喷头 | 第45-50页 |
7.2.1 低压洒水喷头参数 | 第46-47页 |
7.2.2 ZSDT型快速响应低压喷头 | 第47-49页 |
7.2.3 喷头选型与布置 | 第49-50页 |
7.3 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第50-55页 |
7.3.1 系统设计 | 第50-55页 |
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计算 | 第55-74页 |
8.1 中分式两侧配水、作用面积在支干管一侧的例子 | 第56-68页 |
8.1.1 流量特性系数法 | 第56-64页 |
8.1.2 作用面积法 | 第64-68页 |
8.1.3 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 第68页 |
8.2 改变喷头布置间距的例子 | 第68-70页 |
8.3 中分式两侧配水、作用面积覆盖左右两侧的例子 | 第70-71页 |
8.4 结论 | 第71页 |
8.5 最不利点喷头工作压力的探讨 | 第71-74页 |
9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