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调和映射算法的三维人脸识别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引言第9页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贡献第11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三维人脸识别技术概述第13-25页
   ·引言第13页
   ·三维人脸识别概述第13-19页
     ·人脸识别的基本问题第13-14页
     ·人脸识别技术的评估性能指标第14页
     ·三维人脸识别流程第14-16页
     ·三维人脸数据的获取和表达方式第16-17页
     ·国内外主要三维人脸数据库第17-18页
     ·三维人脸识别的优势和困难第18-19页
   ·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综述第19-24页
     ·基于空域信息的算法第19-20页
     ·基于变形三维人脸模型的算法第20-21页
     ·基于人脸特征的算法第21-23页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算法第23页
     ·其他类型的算法第23-24页
     ·目前三维人脸识别算法的不足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三维人脸数据预处理第25-40页
   ·引言第25页
   ·三维人脸预处理第25-34页
     ·人脸区域分割和粗提取第26-27页
     ·Shape Indexτ形状标记υ第27页
     ·连续计算 Shape Index第27-30页
     ·三维人脸规整第30-31页
     ·三维人脸姿态矫正第31-33页
     ·非对称人脸重构第33-34页
   ·三维人脸修正第34-39页
     ·人脸表面光滑第34-35页
     ·人脸孔洞修复第35-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调和映射算法及实现第40-47页
   ·引言第40页
   ·几种共形映射算法介绍第40-42页
     ·共形映射第40-41页
     ·最小平方共形映射第41-42页
   ·调和映射算法具体实现第42-45页
   ·(2 )2 算法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7-52页
   ·实验人脸数据库和实验环境第47-48页
     ·基础人脸数据库第47页
     ·实验环境第47-48页
   ·各种算法及三维人脸识别实验第48-52页
     ·人脸粗提取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49页
     ·人脸孔洞修复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9-50页
     ·三维人脸识别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0-5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总结第52页
   ·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与声明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的关键字驱动自动化测试框架研究
下一篇:企业级即时通讯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