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领土论文--领空、航空法论文

华沙体制的现代化及对我国航空业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第1章 华沙体制第9-32页
 1.1 华沙体制的历史发展及形成过程第9-20页
  1.1.1 1929年华沙公约第9-10页
  1.1.2 1955年海牙议定书第10-13页
  1.1.3 1961年瓜达拉哈拉公约第13-14页
  1.1.4 1966年蒙特利尔协议第14-15页
  1.1.5 国际航协共同条件第15-16页
  1.1.6 1971年危地马拉城议定书第16-18页
  1.1.7 1975年的四个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8-20页
 1.2 华沙体制的主要内容第20-27页
  1.2.1 适用范围第20-21页
  1.2.2 运输凭证第21-23页
  1.2.3 承运人的责任第23-25页
  1.2.4 免责第25-26页
  1.2.5 责任限额的突破第26页
  1.2.6 损害与赔偿第26-27页
  1.2.7 诉讼与管辖第27页
 1.3 华沙体制的性质和地位第27-29页
  1.3.1 华沙体制的性质第28页
  1.3.2 华沙体制的法律渊源第28页
  1.3.3 华沙体制的作用第28-29页
 1.4 华沙体制的混乱第29-32页
  1.4.1 华沙体制混乱的原因第29-30页
  1.4.2 华沙体制混乱的表现第30-31页
  1.4.3 各国争论的焦点第31-32页
第2章 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第32-50页
 2.1 新公约的创立第32-34页
  2.1.1 新公约的形成过程第32-33页
  2.1.2 新公约的意义第33-34页
 2.2 新公约的主要内容第34-41页
  2.2.1 运输凭证第34-35页
  2.2.2 承运人对旅客伤亡的责任第35页
  2.2.3 行李和货物的责任第35-36页
  2.2.4 延误第36-37页
  2.2.5 责任限额的更新第37-38页
  2.2.6 管辖权问题第38-40页
  2.2.7 先行给付第40页
  2.2.8 保险第40-41页
 2.3 新公约的承运人责任制度第41-48页
  2.3.1 新公约规定的承运人责任制度第41-42页
  2.3.2 新公约中的双梯度的责任制度第42页
  2.3.3 新公约规定的承运人客运责任制度第42-47页
  2.3.4 承运人的客运责任范围第47-48页
 2.4 “第五管辖权”第48-50页
第3章 新公约对航空公司运营的影响第50-55页
 3.1 双“梯度”责任制度对航空公司运营的影响第50页
 3.2 责任限额对航空公司运营的影响第50-52页
  3.2.1 责任限额的提高与航空公司保险的问题第50-52页
  3.2.2 责任限额的提高的原因第52页
 3.3 “第五管辖权”对航空公司运营的影响第52-53页
 3.4 延误责任对航空公司运营的影响第53-55页
第4章 新公约对我国民用航空法的影响第55-56页
结论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氟中毒患者脂质过氧化物与抗氧化物的水平和防氟改水对其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论沈从文小说的悲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