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性气云爆炸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9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7-8页 |
第二节 爆炸场研究 | 第8-10页 |
1.2.1 理想爆源与非理想爆源 | 第8-9页 |
1.2.2 理想爆源的理论解 | 第9-10页 |
第三节 可燃气云爆炸研究 | 第10-17页 |
1.3.1 可燃性气云爆炸的基本形式 | 第10-11页 |
1.3.2 可燃性气云爆炸的简单理论 | 第11-13页 |
1.3.3 化学反应过程和流动过程 | 第13-14页 |
1.3.4 理论框架和数值模拟 | 第14-16页 |
1.3.5 可燃性气云爆炸的工程理论发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可燃气云爆炸一维数值模拟 | 第19-49页 |
第一节 差分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爆炸基本方程组和能量加入法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基于欧拉方程进行爆炸模拟 | 第22-35页 |
2.3.1 欧拉方程与目标方程组 | 第22-24页 |
2.3.2 差分求解 | 第24-26页 |
2.3.3 能量加入法 | 第26-28页 |
2.3.4 黎曼问题 | 第28-29页 |
2.3.5 模拟结果 | 第29-35页 |
第四节 基于N-S方程进行爆炸模拟 | 第35-48页 |
2.4.1 N-S方程和目标方程组 | 第35-36页 |
2.4.2 差分求解 | 第36-37页 |
2.4.3 传递系数 | 第37-40页 |
2.4.4 黎曼校验 | 第40-41页 |
2.4.5 模拟结果 | 第41-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可燃气云爆炸实验研究 | 第49-62页 |
第一节 可燃气云爆炸实验系统 | 第49-53页 |
3.1.1 实验主体系统 | 第49-50页 |
3.1.2 点火系统 | 第50-51页 |
3.1.3 数据采集系统 | 第51-52页 |
3.1.4 采集系统特征曲线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可燃气云激波管爆炸实验 | 第53-59页 |
3.2.1 激波管实验内容 | 第53-54页 |
3.2.2 测试方法 | 第54页 |
3.2.3 实验现象 | 第54-55页 |
3.2.4 实验结果及处理 | 第55-59页 |
第三节 半球形可燃气云爆炸实验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比较 | 第62-66页 |
第一节 激波管爆炸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比较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半球形气云爆炸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比较 | 第63-64页 |
第三节 能量加入法与多能模型的应用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符号说明 | 第70-71页 |
附录一 N-S方程组向拉格朗日坐标转化的说明 | 第71-75页 |
附录二 半球形气云基础实验数据 | 第75-78页 |
附录三 对黎曼检验的说明 | 第78-85页 |
附录四 对能量加入法的说明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