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TATB/氟聚物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和力学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4页
目 录第4-6页
1 前言第6-10页
 1.1 研究背景第6-7页
 1.2 研究路线和方法第7-8页
 1.3 供研究的材料状态第8-9页
 1.4 供研究的TF材料种类第9-10页
2 四种氟聚物和TATB热力学表面能的研究第10-44页
 2.1 研究固体热力学表面参数的理论依据第10-19页
  2.1.1 界面热力学第10-12页
  2.1.2 Lifshitz理论及其在表面能测定的应用第12-17页
  2.1.3 酸碱作用及其在表面能测定的应用第17-19页
 2.2 四种氟聚物和TATB接触角的测定及表面能的计算第19-35页
  2.2.1 固体表面能测定方法的依据第19-20页
  2.2.2 接触角实验第20-33页
  2.2.3 待测固体表面能的计算第33-35页
 2.3 TATB和四种氟聚物表面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及相应的热力学界面作用第35-44页
  2.3.1 四种氟聚物的结构与分子作用关系的探讨第36-39页
  2.3.2 TATB结构与表面性质的关系第39-41页
  2.3.3 TATB与氟聚物的热力学界面作用第41-42页
  2.3.4 以接触角实验为基础评估相间作用的局限性第42-44页
3 用XPS考察TF材料的界面作用及造型粉的包覆第44-56页
 3.1 XP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第44-45页
  3.1.1 基本原理第44-45页
  3.1.2 XPS在复合界面中的应用第45页
 3.2 用XPS技术评价TATB与氟聚物的界面作用第45-53页
  3.2.1 XPS实验的制样问题第46-47页
  3.2.2 如何用XPS来断定界面上是否存在强氢键第47-48页
  3.2.3 XPS实验结果及其讨论第48-53页
 3.3 用XPS评价TF造型粉的包覆状况第53-56页
  3.3.1 用XPS评价造型分包覆状况的依据第53-55页
  3.3.2 用XPS评价四种TF造型粉的包覆度第55-56页
4 动态力学分析实验及用其评价TF材料的界面粘合第56-88页
 4.1 动态力学分析原理及用其评价界面粘合的依据第56-59页
  4.1.1 动态力学分析基本原理简述第56-57页
  4.1.2 采用DMA评价复合材料界面粘合的依据第57-59页
 4.2 氟聚合物和相应PBX的DMA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9-88页
  4.2.1 氟聚合物和相应PBX的DMA实验结果第59-71页
  4.2.2 氟聚物与其相应TF材料的DMA活化能第71-77页
  4.2.3 利用三相模型评价TF材料的界面作用第77-88页
5 四种TF材料的拉伸断口形貌的SEM观察第88-94页
6 氟聚物及其TF材料的力学性能第94-103页
 6.1 氟聚物的拉伸强度第94页
 6.2 TATB和TF材料的非直接拉伸测试——巴西实验第94-103页
  6.2.1 巴西实验的力学理论依据第95-99页
  6.2.2 巴西实验的结果第99-101页
  6.2.3 结果分析及讨论第101-103页
7 总结论及展望第103-106页
 7.1 总结论第103-105页
 7.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致 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辅助选案的设计及NLIDB的实现
下一篇:税收预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