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加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过程中政府职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论文选题目的第12-13页
     ·论文选题意义第13页
   ·文献综述第13-22页
     ·关于大学功能的研究第13-14页
     ·关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第14-18页
     ·关于政府职能的研究第18-20页
     ·关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研究第20-21页
     ·简要评价第21-22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第22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2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2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2-24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创新点第23-24页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4-36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24-28页
     ·职能第24页
     ·政府职能第24-25页
     ·大学功能第25-27页
     ·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第27-28页
   ·理论基础第28-36页
     ·公共物品理论第28-30页
     ·治理理论第30-32页
     ·行政改革理论第32-36页
第3章 我国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及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历史演进第36-60页
   ·我国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历史考察第36-41页
     ·我国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萌芽阶段(20世纪初——1949年)第36-37页
     ·我国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阶段(1949年—80年代末)第37-38页
     ·我国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确立阶段(1988年—90年代末)第38-40页
     ·我国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大规模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第40-41页
   ·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演进第41-46页
     ·清末民初我国大学的产生及对政府的依附模式第41-42页
     ·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对大学的宽松管理第42-4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集权的高校管理模式第43-44页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大学管理模式的多元与探索模式第44-46页
   ·我国大学社会服务的现状分析第46-60页
     ·大学社会服务的形式第46-49页
     ·我国大学社会服务取得的成绩第49-52页
     ·我国大学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政府职能的缺位第52-60页
第4章 欧美政府发挥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演进以及现行举措与经验第60-90页
   ·欧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历史沿革第60-65页
     ·欧美大学三大功能的历史演变第60-62页
     ·欧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历史沿革第62-65页
   ·欧美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历史演进第65-72页
     ·第一个阶段的政府与大学关系(12世纪-16世纪)第66-67页
     ·第二个阶段的政府与大学关系(16世纪-18世纪末)第67-68页
     ·第三个阶段的政府与大学关系(19世纪-20世纪60年代)第68-70页
     ·第四个阶段的政府与大学关系(20世纪70年代至今)第70-72页
   ·美英政府加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现行举措第72-86页
     ·美国政府加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举措第72-82页
     ·英国政府加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举措第82-86页
   ·欧美政府加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经验借鉴第86-90页
     ·政府通过法律政策推动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第87页
     ·政府不断拓展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第87-88页
     ·政府鼓励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实现系统整合第88-89页
     ·政府推动高校社会服务发展过程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89-90页
第5章 我国政府发挥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路径第90-106页
   ·完善政府职能和大学服务社会的运行机制第90-94页
     ·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第91页
     ·明确政府对高校管理的范围和权限第91-93页
     ·完善大学社会服务的运行机制第93-94页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第94-96页
   ·完善促进大学社会服务功能有效发挥的财政政策第96-97页
   ·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建设第97-98页
   ·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第98-102页
     ·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第99-100页
     ·政府与大学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第100-101页
     ·推动大学与企业的良性互动第101页
     ·依托高校综合优势,办好大学科技园第101-102页
   ·推动不同层次类型大学社会服务的系统整合第102-106页
第6章 结论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作者简介第115-11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延伸凸缘型铁素体/贝氏体钢的组织演变及力学行为
下一篇:地下矿山数字开采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