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法学体系结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硏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中国经济法学的体系之争 | 第15-25页 |
·概念之辩 | 第15-16页 |
·体系 | 第15页 |
·经济法学体系和经济法学教材体系 | 第15-16页 |
·经济法学体系和经济法体系 | 第16页 |
·中国各主要经济法学流派的体系概述 | 第16-25页 |
·“国家协调论”的体系构造 | 第17-18页 |
·“需要国家干预说”的体系构 | 第18-19页 |
·“国家调节说”的体系构造 | 第19-20页 |
·“纵横统一说”的体系构造 | 第20-21页 |
·“调制关系”的体系构造 | 第21-22页 |
·对我国经济法体系诸说的评析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中国经济法学体系 | 第25-41页 |
·中国经济法本位探析 | 第25-33页 |
·阶级本位 | 第26-27页 |
·国家本位和社会本位 | 第27-29页 |
·以人为本和消费者本位 | 第29-33页 |
·中国经济法规范的特征 | 第33-35页 |
·中国经济法体系的外部界限 | 第35-41页 |
·经济法与民法 | 第36页 |
·经济法与商法 | 第36-37页 |
·经济法与社会法 | 第37-38页 |
·经济法与行政法 | 第38-39页 |
·经济法与环境和资源保护法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经济法学体系的结构 | 第41-80页 |
·概念之辩 | 第42-45页 |
·总论抑或基础理论 | 第42页 |
·法抑或法律制度 | 第42-43页 |
·市场秩序规制、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经济运行 | 第43-45页 |
·中国经济法学基础理论 | 第45-46页 |
·经济法主体制度 | 第46-52页 |
·经济法主体的体系 | 第47页 |
·设置主体制度的理由 | 第47-50页 |
·主体制度的内容 | 第50-52页 |
·市场经济秩序规制法 | 第52-64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 第53-57页 |
·竞争法律制度 | 第57-59页 |
·计量法律制度 | 第59-60页 |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 第60-61页 |
·广告法律制度 | 第61-62页 |
·价格法律制度 | 第62-63页 |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结构 | 第63-64页 |
·宏观经济调控法 | 第64-74页 |
·计划法律制度 | 第65-66页 |
·产业政策法律制度 | 第66-67页 |
·投资法律制度 | 第67-68页 |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 | 第68-70页 |
·财政法律制度 | 第70页 |
·税收法律制度 | 第70-71页 |
·金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 第71-72页 |
·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 第72-73页 |
·宏观经济调控法的结构 | 第73-74页 |
·市场经济运行监管法 | 第74-80页 |
·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 第75-77页 |
·会计和审计法律制度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