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4页 |
·国外柴油发电机组发展状况 | 第8-12页 |
·国内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展水平 | 第12-13页 |
·现场总线技术 | 第13-16页 |
·现场总线系统的技术特点 | 第13-14页 |
·现场总线的优点 | 第14-15页 |
·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技术 | 第15-16页 |
·柴油发电机组的调速和调压系统 | 第16-17页 |
·调速系统 | 第16-17页 |
·调压系统 | 第17页 |
·柴油机组的并联运行 | 第17-23页 |
·常用并车方法 | 第18页 |
·发电机组并联时有功功率的转移、分配和电网频率的调整 | 第18-19页 |
·发电机组无功功率的调整 | 第19-20页 |
·目前国内自动并联柴油发电机组的控制 | 第20-23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THM全自动并联机组的总体设计 | 第24-30页 |
·任务来源 | 第24-25页 |
·基本参数 | 第24页 |
·电气性能指标 | 第24-25页 |
·安全性 | 第25页 |
·通讯接口 | 第25页 |
·标准 | 第25页 |
·目前已有的自动并车方案的缺陷 | 第25页 |
·THM全自动并联机组的总体设计 | 第25-30页 |
第3章 全自动并联机组的动力系统 | 第30-38页 |
·德国奔驰MTU发动机介绍及性能特点 | 第30-33页 |
·MTU公司介绍 | 第30-31页 |
·奔驰MTU发动机特点说明 | 第31-32页 |
·燃油共轨技术 | 第32页 |
·MDEC发动机控制器 | 第32-33页 |
·特殊材料的使用 | 第33页 |
·MTU柴油机控制系统的对外接口 | 第33-35页 |
·柴油机的功率匹配 | 第35-38页 |
第4章 全自动并联机组的控制系统 | 第38-64页 |
·InteliGen多功能模块式控制器 | 第38-40页 |
·控制系统应用方式选择 | 第40-46页 |
·控制系统线路设计 | 第46-51页 |
·控制器输入和输出接口的设定 | 第51-54页 |
·控制系统速度调节和电压调节工作原理 | 第54-57页 |
·发电机组的“三遥”功能 | 第57-60页 |
·控制器的操作使用 | 第60-64页 |
·控制器面板介绍 | 第60-61页 |
·控制器操作方法 | 第61-62页 |
·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 | 第62-64页 |
第5章 柴油机发电机组的检验 | 第64-70页 |
·柴油机发电机组检验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64-67页 |
·电压、频率稳态调整率 | 第64页 |
·电压瞬态调整率及电压稳定时间 | 第64-65页 |
·频率瞬态调整率及频率稳定时间 | 第65页 |
·电压、频率波动率 | 第65-66页 |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配 | 第66-67页 |
·柴油机发电机组检验的主要性能指标结果 | 第67-70页 |
·电压稳态调整率和电压波动率 | 第67-68页 |
·频率稳态调整率和频率波动率 | 第68页 |
·频率瞬态调整率 | 第68页 |
·电压瞬态调整率 | 第68-69页 |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配 | 第69-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 控制屏原理图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