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2章 定向募集制度概述 | 第10-21页 |
·定向募集制度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10-17页 |
·证券、定向募集的概念 | 第10-13页 |
·与定向募集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3-15页 |
·定向募集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 第15-17页 |
·定向募集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定向募集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第17-18页 |
·定向募集制度的法价值分析 | 第18-21页 |
第3章 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私募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21-42页 |
·美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概述 | 第21-23页 |
·1933年《证券法》第4(2)节规定 | 第22页 |
·1982年《D条列》 | 第22-23页 |
·1972年《规则144》与1990年《规则144A》 | 第23页 |
·我国台湾地区私募发行法律制度概述 | 第23-24页 |
·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私募发行法律制度之比较研究 | 第24-39页 |
·私募发行界定标准 | 第24-28页 |
·证券私募发行特定对象的资格及人数限制 | 第28-31页 |
·证券的发行方式 | 第31-32页 |
·信息披露要求 | 第32-34页 |
·事后报备要求 | 第34页 |
·转售限制制度 | 第34-39页 |
·对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评价及借鉴 | 第39-42页 |
·对美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整体评价及借鉴 | 第39-40页 |
·对我国台湾地区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整体评价及借鉴 | 第40-42页 |
第4章 我国定向募集制度的发展状况 | 第42-54页 |
·我国定向募集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42-46页 |
·公司职工股及其相关规范 | 第42-43页 |
·内部职工股及其相关规范 | 第43-44页 |
·对法人、基金的配售 | 第44-46页 |
·我国定向募集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 | 第46-51页 |
·新《公司法》和《证券法》的有关规定 | 第47-49页 |
·证券公司定向发行公司债券 | 第49页 |
·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次级债定向资金募集 | 第49-50页 |
·其他相关立法 | 第50-51页 |
·我国定向募集制度的特征 | 第51-54页 |
·政府主导型的立法模式 | 第51页 |
·实践混乱 | 第51-52页 |
·法律规定模糊,可操作性差 | 第52-53页 |
·特有的人文环境 | 第53-54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证券定向募集制度的设想 | 第54-64页 |
·完善我国证券定向募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 第54-56页 |
·完善我国证券定向募集制度的具体对策 | 第56-64页 |
·我国证券定向募集制度的立法理念和立法格局的选择 | 第56-57页 |
·证券定向募集法律制度具体规则的完善 | 第57-62页 |
·其他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