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环境空气中PAHs的研究进展 | 第10-25页 |
1 生成机理 | 第10-12页 |
2 污染状况 | 第12-16页 |
·室外空气 | 第12-13页 |
·室内空气 | 第13-14页 |
·空气中PAHs的粒径分布 | 第14-15页 |
·其它环境介质 | 第15-16页 |
3 污染源解析 | 第16-21页 |
·定性和半定量解析法 | 第17页 |
·定量解析法 | 第17-19页 |
·污染源成分研究 | 第19-21页 |
4 迁移及归宿 | 第21-22页 |
·干沉降 | 第21页 |
·湿沉降 | 第21-22页 |
5 健康风险和环境质量标准 | 第22-23页 |
6 小结 | 第23-24页 |
7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典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PAHs浓度水平、形态分布及健康风险 | 第25-40页 |
1 实验部分 | 第25-30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5-26页 |
·样品采集 | 第26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26-27页 |
·样品分析 | 第27页 |
·质量控制 | 第27-30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浓度水平 | 第30页 |
·形态分布 | 第30-34页 |
·污染来源 | 第34-36页 |
·健康风险初探 | 第36-39页 |
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居民室内空气中PAHs浓度水平、形态分布及源解析 | 第40-51页 |
1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0-41页 |
·样品采集 | 第41页 |
·样品前处理、分析和质量控制 | 第41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不同房间的浓度分布 | 第41-44页 |
·浓度的季节变化 | 第44页 |
·形态分布 | 第44-46页 |
·污染源解析 | 第46-48页 |
·呼吸摄入量和健康风险初探 | 第48-50页 |
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典型PAHs污染源排放系数及成分谱图 | 第51-70页 |
1 实验部分 | 第51-55页 |
·样品采集、前处理及分析 | 第51-54页 |
·质量控制 | 第54-55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5-69页 |
·香烟烟雾 | 第55-58页 |
·卫生球 | 第58-59页 |
·蜡烛烟雾 | 第59页 |
·秸秆烟气 | 第59-65页 |
·典型PAHs污染源的成分谱图比较 | 第65-69页 |
3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空气中PAHs的干、湿沉降 | 第70-82页 |
1 实验部分 | 第70-73页 |
·采样点 | 第70页 |
·样品采集 | 第70-71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71-73页 |
·样品分析 | 第73页 |
·质量控制 | 第7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73-81页 |
·降尘中PAHs的分布特征 | 第73-75页 |
·降雨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 第75-78页 |
·降雪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 第78-80页 |
·杭州市区PAHs的干、湿沉降通量 | 第80-81页 |
3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第82-85页 |
1 研究结论 | 第82-83页 |
2 创新点 | 第83-84页 |
3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10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