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滞育激素 | 第9-12页 |
| ·滞育激素的分子结构 | 第9-10页 |
| ·滞育激素基因的结构和表达 | 第10-11页 |
| ·滞育激素基因的定位 | 第11页 |
| ·滞育激素调控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海藻糖酶的研究 | 第11-12页 |
| ·滞育关联蛋白 | 第12-13页 |
| ·滞育昆虫的基因表达模式 | 第13-19页 |
| ·不受滞育影响的基因表达(Genes uninfluenced by diapause) | 第14-15页 |
| ·滞育期间下调基因(Diapause-downregulated genes) | 第15页 |
| ·滞育期间表达基因(Diapause-upregulated genes) | 第15-19页 |
| ·胁迫反应基因(Stress responsive genes)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技术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技术与意义 | 第19-20页 |
| 2 引言 | 第20-22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35页 |
| ·供试昆虫 | 第22页 |
| ·菌株与载体 | 第22页 |
| ·主要试剂 | 第22-24页 |
|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法分离稻水象甲滞育相关基因 | 第24-35页 |
| ·稻水象甲总RNA提取及其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 第24-25页 |
| ·RNA甲醛琼脂糖凝胶变性电泳 | 第25-26页 |
| ·cDNA合成 | 第26-29页 |
| ·RsaI酶切及纯化 | 第29-30页 |
| ·接头连接 | 第30-31页 |
| ·抑制性消减杂交(使用Takara的PCR-Select cDNA Subtraction Kit) | 第31-32页 |
| ·巢式PCR扩增 | 第32-33页 |
| ·差减cDNA的克隆 | 第33-34页 |
|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第34-35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 ·稻水象甲总RNA样品的浓度和纯度 | 第35页 |
| ·双链cDNA的合成 | 第35-37页 |
| ·双链cDNA的纯化 | 第37页 |
| ·滞育和非滞育稻水象甲cDNA的酶切 | 第37-38页 |
| ·接头连接效率的检测 | 第38-39页 |
| ·两次PCR扩增 | 第39页 |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39-40页 |
| ·序列分析 | 第40-45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5-48页 |
| ·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 | 第45页 |
| ·影响SSH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 | 第45-46页 |
| ·RNA的质量 | 第45页 |
| ·循环次数 | 第45-46页 |
| ·连接效率 | 第46页 |
| ·关于稻水象甲滞育相关基因的功能推测 | 第46-47页 |
| ·核糖体蛋白 | 第46页 |
| ·细胞色素c氧化酶 | 第46-47页 |
| ·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 | 第47页 |
| ·肌动蛋白 | 第47页 |
| ·保幼激素醋酶 | 第47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