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8-30页 |
·研究背景 | 第18-21页 |
·创意产业呈现不断融合趋势 | 第18-19页 |
·创意产业呈现出高成长性 | 第19-20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推进创新型社会的形成 | 第20-21页 |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4-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8-30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研究及综述 | 第30-54页 |
·创意产业相关概念和范畴 | 第30-37页 |
·创意的概念与范畴 | 第31-32页 |
·创意产品的概念与范畴 | 第32页 |
·创意产业的概念与范畴 | 第32-37页 |
·创意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37-49页 |
·融合概念的演变 | 第38-40页 |
·产业融合视角 | 第40-47页 |
·文化融合视角 | 第47-49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创新模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49-53页 |
·创意产业成长及其驱动理论 | 第49-51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创新理论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理论基础与环境分析 | 第54-76页 |
·主要理论基础 | 第54-60页 |
·系统理论 | 第54-55页 |
·自组织理论与协同学 | 第55-57页 |
·网络经济学 | 第57-58页 |
·创新理论 | 第58-60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宏观PEST分析 | 第60-68页 |
·政治与法律环境 | 第60-61页 |
·经济与信息环境 | 第61-64页 |
·社会与人文环境 | 第64-65页 |
·技术与产业环境 | 第65-68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微观SWOT分析 | 第68-74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优势 | 第68-69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劣势 | 第69-70页 |
·融合给创意产业成长带来的机遇 | 第70-71页 |
·融合给创意产业成长带来的挑战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4章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 | 第76-104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来源 | 第76-83页 |
·物质层面 | 第76-79页 |
·文化层面 | 第79-80页 |
·结构层面 | 第80-81页 |
·组织层面 | 第81-82页 |
·制度层面 | 第82-83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结构 | 第83-91页 |
·基础性动力:技术驱动 | 第84页 |
·内生性动力:大众驱动、企业驱动、需求拉动 | 第84-90页 |
·外生性动力:政府推动 | 第90-91页 |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创意产业融合成长动力机制 | 第91-98页 |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动力主体及条件 | 第92-94页 |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动力效应 | 第94-98页 |
·基于他组织演化的创意产业融合成长动力机制 | 第98-101页 |
·基于他组织演化的动力主体 | 第98-100页 |
·基于他组织演化的动力效应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4页 |
第5章 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信息产业融合成长的动态模式 | 第104-118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系统的基本模型 | 第104-109页 |
·创意产业成长系统的封闭模型 | 第104-106页 |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开放模型 | 第106-109页 |
·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信息产业融合成长系统的SD模型 | 第109-112页 |
·系统动力学概述 | 第109-110页 |
·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110-112页 |
·网络视频产业成长动态模式的实例研究 | 第112-116页 |
·实例研究 | 第113页 |
·系统的行为模式分析 | 第113-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6章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 | 第118-132页 |
·自组织创新的类型-产品创新模式 | 第118-122页 |
·大众驱动创新创意众包模式 | 第119-120页 |
·企业驱动创新-模块融合模式 | 第120-122页 |
·需求驱动创新-用户创新模式 | 第122页 |
·自组织创新的实现-组织创新模式 | 第122-125页 |
·网络组织模式 | 第123-124页 |
·集聚组织模式 | 第124-125页 |
·自组织创新的保障-商业模式创新 | 第125-129页 |
·免费模式 | 第127-128页 |
·收费模式 | 第128-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2页 |
第7章 电子出版产业成长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分析 | 第132-148页 |
·电子出版与电子出版产业 | 第132-135页 |
·网络出版 | 第132-133页 |
·电子书 | 第133-134页 |
·手机出版 | 第134-135页 |
·我国电子书产业的成长动态行为分析 | 第135-139页 |
·Logistic成长模型与S型曲线 | 第135-138页 |
·Lgistic模型在电子书用户增长中的应用 | 第138页 |
·影响我国电子书用户增长的其他因素探讨 | 第138-139页 |
·案例研究:Amazon公司的融合成长 | 第139-146页 |
·案例选择 | 第139-143页 |
·文献回顾 | 第143-144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144-145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145-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第8章 结论、启示、不足与展望 | 第148-152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48-149页 |
·对企业和政府的启示 | 第149-150页 |
·对企业的启示 | 第149-150页 |
·对政府的启示 | 第150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50-152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150-151页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51-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152-154页 |
致谢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