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受害人承诺的概念、地位及性质 | 第9-17页 |
(一) 受害人承诺的概念 | 第9页 |
(二) 受害人承诺的地位 | 第9-15页 |
(三) 受害人承诺的性质 | 第15-17页 |
三、 受害人承诺的理论基础及相关讨论 | 第17-33页 |
(一) 法益的保护范围 | 第17-18页 |
(二) 人的自我决定权和法律父爱主义 | 第18-19页 |
(三) 公正伦理学与关怀伦理学 | 第19-22页 |
(四) 超越价值主观论与价值客观论 | 第22-23页 |
(五) 公共政策的考量与法律的家长制 | 第23-30页 |
(六) 医疗目标与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 | 第30-33页 |
四、 受害人承诺的有效要件 | 第33-40页 |
(一) 受害人须事先有明确的接受损害后果的承诺 | 第33-34页 |
(二) 受害人须有行为能力或识别能力 | 第34-36页 |
(三) 受害人承诺必须真实并出于自由意志 | 第36-37页 |
(四) 加害行为须不超过受害人承诺的范围或限度 | 第37-38页 |
(五) 受害人承诺须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 | 第38-40页 |
五、 受害人承诺的法律效果 | 第40-43页 |
(一) 单纯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承诺与受害人就其受侵害之人格法益同时授予用益权之承诺 | 第40-41页 |
(二) 受害人承诺与自负风险的区分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