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制约下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演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7页 |
·对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 | 第10-16页 |
·对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研究 | 第16页 |
·对兰州城市的研究 | 第16-17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2 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研究定位 | 第19-33页 |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开放空间的概念 | 第19页 |
·区分几个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国外理论研究 | 第20-24页 |
·国内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兰州历史沿革 | 第26-27页 |
·兰州城市生态环境基础及其开放空间特征 | 第27-31页 |
·兰州城市生态环境基础 | 第27-31页 |
·兰州城市建设特点 | 第31页 |
·研究定位 | 第31-32页 |
·研究区域的界定 | 第31页 |
·研究定位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生态环境制约下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演变 | 第33-56页 |
·生态环境制约下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阶段划分 | 第33-34页 |
·前工业时期(1840年以前) | 第34-37页 |
·前工业时期兰州城市的发展 | 第34-35页 |
·前工业时期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 | 第35-37页 |
·近代转型时期(1840—1949) | 第37-39页 |
·近代转型时期兰州城市的发展 | 第37-38页 |
·近代转型时期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 | 第38-39页 |
·过渡时期(1949—1954) | 第39-42页 |
·过渡时期兰州城市的发展 | 第39-40页 |
·过渡时期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 | 第40-42页 |
·转型时期(1954—1978) | 第42-45页 |
·转型时期兰州城市的发展 | 第42-43页 |
·转型时期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 | 第43-45页 |
·快速发展时期(1978—2000) | 第45-50页 |
·快速发展时期兰州城市的发展 | 第46-47页 |
·快速发展时期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 | 第47-50页 |
·多元化发展时期(2000—) | 第50-54页 |
·多元化发展时期兰州城市的发展 | 第50-51页 |
·多元化发展时期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发展的特征 | 第56-61页 |
·城市中心导向的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特征 | 第56-57页 |
·生态环境制约下自我演替与更新发展 | 第57-59页 |
·多元化发展与空间界域的模糊性趋势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演变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趋势 | 第61-73页 |
·生态环境制约及相关因素研究 | 第61-64页 |
·生态环境因素 | 第61-62页 |
·政治军事因素 | 第62页 |
·经济发展因素 | 第62-63页 |
·社会文化因素 | 第63页 |
·工业布局因素 | 第63页 |
·周边环境因素 | 第63-64页 |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第64-68页 |
·自然环境条件 | 第64-65页 |
·国家政策 | 第65-66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66-67页 |
·地域人文条件 | 第67-68页 |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趋势 | 第68-72页 |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 第68-70页 |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趋势 | 第70-71页 |
·生态环境制约下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调控模式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结论与探讨 | 第73-75页 |
·基本结论 | 第73页 |
·主要的创新之处 | 第73-74页 |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图表来源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