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律保护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第14-24页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渊源和文化属性第14-16页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第16-17页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第17-20页
  一、活态性第17-18页
  二、综合性第18页
  三、传承性第18-19页
  四、流变性第19页
  五、民族性第19页
  六、地域性第19-20页
  七、积淀性第20页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人类遗产的关系第20-24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关系第20-21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第21-22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第22-23页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的关系第23-24页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第24-41页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的法律理念第24-25页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的原则第25-28页
  一、国家主权原则第26页
  二、充分尊重原则第26-27页
  三、利益分配原则第27页
  四、合作援助原则第27-28页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的意义第28-34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第28-29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有利于促进特定文化权利的实现第29-32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第32-33页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有利于国际社会应对各种现代危机及严重社会问题第33-34页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第34-36页
  一、国家主体第34-35页
  二、团体主体第35页
  三、个人主体第35-36页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属性和内容第36-39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属性第36-38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内容第38-39页
 第六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中的义务第39-41页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的模式第41-50页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人权法保护第41-42页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环境法保护第42-46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制度第43-44页
  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第44-45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与援助机制第45页
  四、缔约国责任制度第45-46页
  五、其他制度第46页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知识产权法保护第46-50页
第四章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实践第50-61页
 第一节 中国在国际人权法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的实践第50-53页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坏境法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的实践第53-58页
 第三节 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法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的实践第58-61页
结束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用于心衰相关标志物和中药调控心肌细胞钙离子释放的监测
下一篇: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