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 第9-10页 |
·系统建设目标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技术体系结构选型 | 第11-28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11-12页 |
·组件化开发的概述 | 第12-17页 |
·中间件概述 | 第12-13页 |
·面向对象和Microsoft技术、J2EE技术的应用 | 第13-15页 |
·COM技术 | 第15-17页 |
·组件式GIS平台概述 | 第17-28页 |
·GIS平台概述 | 第17页 |
·主流GIS平台选型分析 | 第17-24页 |
·组件式GIS平台系统架构 | 第24-28页 |
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 第28-68页 |
·项目需求规定 | 第28-58页 |
·新增可研线路 | 第28-29页 |
·竣工线路建模 | 第29-30页 |
·修改线路信息 | 第30-31页 |
·输电线路查询 | 第31-32页 |
·查看线路属性 | 第32-33页 |
·查看线路周边环境 | 第33-40页 |
·线路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查看线路平断面图 | 第42页 |
·新建变电站 | 第42-43页 |
·修改变电站信息 | 第43-44页 |
·变电站查询 | 第44页 |
·查看变电站信息 | 第44-45页 |
·查看站址周边环境 | 第45-50页 |
·变电站比较 | 第50-52页 |
·土石方量的计算 | 第52-53页 |
·进站道路规划 | 第53页 |
·查看供电范围 | 第53-54页 |
·图层管理 | 第54-55页 |
·系统读取接口 | 第55页 |
·数据发布管理 | 第55-56页 |
·内部GIS数据管理 | 第56页 |
·日志管理 | 第56-57页 |
·基础数据管理 | 第57页 |
·参数设置 | 第57-58页 |
·系统管理 | 第58页 |
·系统功能分析 | 第58-61页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59页 |
·系统设计流程 | 第59-60页 |
·系统实现平台 | 第60-61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61-68页 |
·配置数据 | 第61-62页 |
·设备数据 | 第62-64页 |
·拓扑数据 | 第64-65页 |
·公用表 | 第65-66页 |
·设备管理数据 | 第66-68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的主要思想 | 第68-78页 |
·系统实现原理 | 第68页 |
·系统实现目标及应用 | 第68-69页 |
·系统实现技术特点 | 第69-70页 |
·系统通信模块的扩展 | 第70页 |
·自主开发的矢量类库 | 第70-71页 |
·空间数据组织 | 第71-76页 |
·矢量数据组织 | 第71-73页 |
·栅格数据组织 | 第73-75页 |
·多源数据库的集成技术 | 第75-76页 |
·组件式GIS平台类型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系统实践与应用 | 第78-112页 |
·视图模块 | 第78-87页 |
·视图操作功能 | 第78-79页 |
·叠加影像数据 | 第79-83页 |
·叠加DEM数据 | 第83-87页 |
·查询模块 | 第87-91页 |
·基本查询操作 | 第87-89页 |
·SQL查询方式 | 第89-90页 |
·缓冲区查询 | 第90-91页 |
·编辑模块 | 第91-98页 |
·选择对象操作 | 第91-93页 |
·普通编辑 | 第93-95页 |
·节点编辑 | 第95-98页 |
·制图模块 | 第98-100页 |
·制图浏览 | 第98-99页 |
·制图对象插入操作 | 第99-100页 |
·空间分析模块 | 第100-102页 |
·控件中的空间分析操作 | 第100-102页 |
·组件中的空间分析操作 | 第102页 |
·通信模块 | 第102-105页 |
·面向连接的应用程序 | 第102-105页 |
·报文连接的应用程序 | 第105页 |
·自主开发的矢量库模块 | 第105-108页 |
·图元基类 | 第105-107页 |
·作图功能程序 | 第107-108页 |
·系统界面展示与应用 | 第108-112页 |
·二维矢量分析 | 第108-110页 |
·三维剖面、挖方分析 | 第110-112页 |
第六章 未来系统展望与研究 | 第112-114页 |
·GIS领域的展望 | 第112页 |
·地理信息的商业和开源 | 第112-114页 |
结束语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