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黄牛及其异种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第一章 牦牛繁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 牦牛繁殖性能特征 | 第12-13页 |
2 种间杂交及犏牛雄性不育 | 第13-14页 |
3 牦牛诱导发情和同期发情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研究进展 | 第16-28页 |
1 体外受精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2 体外受精技术程序 | 第17-28页 |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 第17-19页 |
·卵母细胞的来源 | 第17-18页 |
·体外成熟培养系统 | 第18-19页 |
·精子体外获能 | 第19-21页 |
·体外受精 | 第21-24页 |
·精卵识别 | 第21页 |
·卵的激活 | 第21页 |
·原核的形成与融合 | 第21-22页 |
·体外受精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多精受精 | 第24页 |
·早期胚胎发育 | 第24-26页 |
·发育阻滞 | 第24-25页 |
·早期胚胎培养系统 | 第25-26页 |
·更换培养液 | 第26页 |
·牦牛的体外受精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28-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8-30页 |
·试验动物 | 第2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页 |
·试剂与耗材 | 第28-29页 |
·试剂配置 | 第29-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早期胚胎发育 | 第30-31页 |
·精子穿卵率分析 | 第31页 |
·试验设计 | 第31页 |
·不同受精组合的穿卵率比较 | 第31页 |
·不同受精组合的卵裂率比较 | 第31页 |
·不同受精组合的囊胚发育率比较 | 第31页 |
·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32-36页 |
·不同受精组合的穿卵率 | 第32-34页 |
·不同受精组合的卵裂率 | 第34-35页 |
·不同受精组合囊胚发育率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9页 |
·不同受精组合穿卵率差异 | 第36-37页 |
·不同受精组合的早期胚胎发育能力 | 第37-39页 |
·早期胚胎发育速度 | 第37-38页 |
·卵裂率和囊胚率 | 第38-39页 |
4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发表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