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料机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振动特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减振理论 | 第12页 |
| ·工程机械减振系统特性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模型的研究 | 第13-1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第2章 抓料机司机室振动及评价 | 第16-30页 |
| ·研究对象的概述 | 第16-18页 |
| ·评价标准及限值 | 第18-23页 |
| ·评价标准 | 第20-22页 |
| ·推荐限值 | 第22-23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3-25页 |
| ·实验记录 | 第25-26页 |
| ·W型抓料机司机室人体全身振动的评价 | 第26-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第30-50页 |
| ·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 | 第30-31页 |
| ·离散傅立叶变换 | 第30-31页 |
| ·传递函数计算 | 第31页 |
| ·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的特性分析 | 第31-43页 |
| ·空载工况 | 第32-34页 |
| ·举升工况 | 第34-39页 |
| ·行走工况 | 第39-41页 |
| ·回转工况 | 第41-43页 |
| ·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特性结论 | 第43页 |
| ·司机室激励特性分析 | 第43-48页 |
| ·空载工况 | 第43-45页 |
| ·举升工况 | 第45-47页 |
| ·行走工况 | 第47页 |
| ·回转工况 | 第47-48页 |
| ·平台振动特性结论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4章 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参数优化 | 第50-76页 |
| ·建立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的模型 | 第50-55页 |
| ·质量特性的获得 | 第52-53页 |
| ·模型的无阻尼自由振动 | 第53-54页 |
| ·固有频率、主振型及能量分布 | 第54-55页 |
| ·参数优化 | 第55-67页 |
| ·遗传算法 | 第55-56页 |
| ·实数编码遗传算法 | 第56-57页 |
| ·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实现 | 第57-66页 |
| ·优化结果 | 第66-67页 |
| ·司机室-座椅悬置系统的ADAMS建模 | 第67-70页 |
| ·ADAMS建模 | 第67-68页 |
| ·ADAMS模型分析 | 第68-70页 |
| ·优化结论 | 第70-71页 |
| ·改进方案 | 第71-74页 |
|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71-73页 |
| ·计算结果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6-79页 |
| 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 2. 展望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附录1 | 第83-94页 |
| 附录2 | 第94-9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课题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