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20页
1. 导论第20-31页
   ·研究的问题第20-23页
     ·背景第20-21页
     ·研究的问题第21-23页
   ·基本概念第23-27页
     ·金融第23-26页
     ·农村金融第26-27页
   ·研究的框架第27-29页
     ·基本假设第27-28页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28-29页
   ·可能的创新第29-31页
2. 农村金融问题:理论进展第31-65页
   ·研究综述第31-44页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31-34页
     ·国内研究文献第34-44页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理论进展第44-61页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与评述第44-48页
     ·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理论第48-50页
     ·金融深化理论第50-56页
     ·金融约束理论第56-61页
   ·三种代表性理论第61-65页
     ·农业信贷补贴论第61-62页
     ·农村金融市场论第62-63页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63-64页
     ·对三种代表性理论的评述第64-65页
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第65-76页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第65-66页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第66-67页
   ·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第67-71页
     ·基础设施建设第68页
     ·公共事业的健全与发展第68-69页
     ·农村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第69-70页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第70页
     ·乡村文化建设第70-71页
     ·其他方面第71页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第71-76页
     ·新农村建设要求金融资金的支持第71-72页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第72-74页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水平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相适应第74-76页
4.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与农村金融供给第76-118页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第76-85页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第76-77页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第77-85页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空间分布第85-87页
   ·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与农村金融供给第87-104页
     ·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与农村金融供给第87-98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与农村金融供给第98-104页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4-111页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第104-108页
     ·农村金融萎缩,逐渐“边缘化”第108-111页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制度诱因第111-118页
5. 我国的农村金融需求第118-150页
   ·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有效金融需求不足问题第118-120页
   ·金融需求与有效金融需求第120-125页
     ·需求第120-121页
     ·农村资金需求与金融需求第121-124页
     ·农村有效金融需求第124-125页
   ·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及其需求特征第125-128页
     ·农户第125-126页
     ·农村中小企业第126-127页
     ·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第127-128页
   ·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的经验验证第128-133页
     ·村镇银行贷款数据分析第128-130页
     ·贷款公司贷款数据分析第130-133页
   ·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的理论分析第133-145页
     ·影响金融需求的因素第134-136页
     ·影响金融需求量的因素第136-138页
     ·农村有效金融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第138-145页
   ·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不足与民间借贷问题第145-150页
     ·交易成本与民间借贷第146-147页
     ·民间借贷的合约治理机制第147-150页
6.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改革第150-164页
   ·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与供给“双不足”的思考第150-151页
   ·基于供给层面的政策调整思路第151-161页
     ·推进产权改革,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第151-153页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弱化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第153-154页
     ·放松金融管制,建立市场化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第154-157页
     ·重新设计政府提供的“公共金融产品”的种类,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第157-158页
     ·探索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模式和实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第158-160页
     ·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形成多样化的、竞争充分的农村金融市场第160-161页
   ·基于需求层面的政策调整与思路第161-164页
     ·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第161-162页
     ·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降低信贷成本和风险第162页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自我造血功能第162-163页
     ·依靠法律法规增加农村信贷的可抵押物资源第163-164页
7.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探索与实践第164-179页
   ·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思考第164-170页
     ·放松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第165页
     ·强化了风险控制第165-166页
     ·提供了适当的激励性制度安排第166-170页
   ·仪陇县的金融需求与供给状况第170-174页
     ·仪陇县金融需求分析第170-174页
     ·仪陇县金融供给分析第174页
     ·结论第174页
   ·运作模式探索第174-178页
     ·“三位一体”运作,整合金融资源,加大金融供给力度第175页
     ·加强“银政合作”,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第175-176页
     ·推广“企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信贷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第176页
     ·建立业务联络员联保制度,探索有效的抵押品替代机制第176页
     ·参股资金互助社,支持、引导农村最底层的微观金融活动第176-177页
     ·探索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控制经营风险第177-178页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产生的作用第178-179页
     ·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第178页
     ·实现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第178页
     ·激活了农村有效金融需求第178-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3页
致谢第183-184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债权型货币错配与中国的选择
下一篇: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地位研究